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经常有人问:拖延症、焦虑、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到底什么叫做时间管理?
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关于时间的价值:
假设你的月收入是5000元,一个月工作21天,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下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
大约30块钱。每个人的月收入不一样,你可以计算你自己的。每月1万的话,就是60块钱。
记住这个数字:30块,这就是你每小时的“时间成本”。
好,现在接着回答,你愿不愿意做下列事情:
1、你愿不愿意每个月为上下班投资1890元?也就是多花1890元房租,从来回3小时路程的地方,搬到公司附近。
2、你愿不愿意每天为你的手机工作40分钟?
3、你愿不愿意坚持二十年,不吃不喝,每天为你的房子工作8小时?
什么意思?
我以前在北京工作过两年,我住在一个叫做通县的地方。然后每天早上我进城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牌子,叫做“北京欢迎你”。
每天我要花3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
我为什么会住到那么远呢?因为当时租那个房子,只要800块。
而如果我住在离公司很近的地方,要花2000块。
那么问题来了。我这个决定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我们来计算一下。
按5000月薪来算,3小时在路上,就是3×30×21=1890元。再加上800元房租,其实我每个月花掉了2690元。
假设我住在离公司很近的地方,上下班总共1小时,1×30×21=630元。哪怕房租要2000元,很贵,加起来也才2630。每天还多了两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
哎,太不明智了。
当我学会了计算时间的价值之后,才知道当初的自己太不明智了。
以前有人说,如果100美金钞票掉在地上,比尔盖茨会不会捡?
他不会去捡的,因为他弯腰去捡的那三秒钟,可以创造的价值就不止这100美金了。
当然这有点夸张,但它表达的也是“时间价值”的概念。
同理,再来算算另外两个问题。
假设一个手机5000元,只用了一年,就换了。一年大概250个工作日,相当于你每天为手机花了20元。
你一小时时间成本30元,所以你每天为手机工作了40分钟。你愿不愿意?
假设你想买一个400万的房子,算上利息,20年大概要花550万。那每天要赚多少钱才够?
550÷20÷250=1100元。30元1小时,5000元的月薪......完了,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不够。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白,时间是有自己的价值的,每个人都可以仔细算一下你的时间价值到底是多少。
懂得计算时间成本,能帮你决策更理性,好好衡量到底是花时间做,还是花钱买。
然后我们再想,5000元的薪水,1年6万,10年60万,从现在开始算,假设再活70年,就是420万。再算上工资涨跌、意外、通货膨胀等各种,我们就算你这一生就价值500万了,这500万你打算怎么花?
当我考虑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时间管理原来不是一个细节的概念,而是非常宏观的概念。
不仅和你这一小时的规划相关,还跟你的这一生的规划相关。
所以说,时间管理,不是从17分钟节省出17秒,而是从17分钟里怎样才能省出17小时。
你必须得去用这17分钟的时间去想一想,这17小时的事,我到底值不值得来做?
做这件事,对我这500万,是多了少了赚了还是赔了?我将来这一辈子的前途跟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
这才叫时间管理。
明白这一点之后,那,怎么才能做到呢?
绝不仅仅靠效率能办到,而必须靠另一种方法论,效果。
什么意思?
我在2002年的时候去听过一门课,叫做“高效率人士的七种习惯”。
三天时间,讲了7个习惯,收了我1万2,平均每个习惯1700块。很贵。
但是,这门课,毫不夸张的说,是我参加过最好的课程,让我终生受益。
其中,第三个习惯,叫“要事第一”。教大家如何提高效率的。几乎每个人讲时间管理,都绕不开这一条。非常流行。
但是,时间管理靠效率就够了吗?
肯定不是的。不然为什么很多高效率的人士,他最后不一定能变成一个成功的人士?
所以说,高效率不一定等于成功,因为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
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这本书,英文名字叫做《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这本书,用的是effective,讲的其实是结果。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因为我们在“要事第一”里,强调的非常多,都是关于“效率”的东西,它并不真正是“效果”的东西。
而反过来,在其他六个习惯里,反而强调的是“效果”的东西。
比如,第二个习惯,叫“以终为始”。
所以,整个这七个习惯,才是时间管理的正解。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我们先讲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就是要按照优先级来做事情。把“紧急、不紧急”作为横轴,“重要、不重要”作为竖轴,画一个二维四象限图。
这样你就得到了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
你可能都听过,但不一定能熟练且正确的运用。
我们来讲讲具体应用。
在这本书里,Stephen Covey举过一个例子。
问:“这个世界上最想救火的人是谁?”
答:“是救火队员。”
有一段视频,记录的是一个美国小镇的救火队。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救火是什么事?
既重要又紧急。
救火不能等你度完假回来,那是不行的。马上就得去,这叫既重要又紧急。
但是,哪来这么多火要救?
于是这个小镇的那些救火队员平常救火,除了救火以外的时间,他们干什么?
他去小商场逛,去检查一些防火设施,去检查记录A这个地方是木质结构,B处防火通道没有,C处没有灭火器。他做这些事。
这些是什么事儿?
重要但是不紧急。
你今天不查,明天就会出事吗?不一定。所以重要,但显然感觉没那么的紧急。
但你检查做多了之后,你慢慢发现,你在既重要又紧急这一栏清单里的事情就变少了。这个小镇上没有以前那么多的火要救了。
这带来一个什么结果?
救火队员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防火的措施了。
最后慢慢发现,当你既重要又紧急的事变成20%,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才可以做到80%。
我在5分钟商学院里讲过一堂课,叫做“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
什么意思?
一个人有两种状态。每天晚上你是不是能睡个好觉,这件事跟你忙不忙、时间是不是被充分用掉了,没关系。
和什么有关呢?
跟你当时是不是有些重要且很紧急的事情还没被完成,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有很多重要且很紧急事还没有完成,你晚上估计睡不好。你会很焦虑。
但是如果你发现清单上没有这些,而有一大堆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你的状态会是什么?
今天做到哪儿,都可以停下来。明天再开始。
因为它不紧急,你有一个“正冗余”的空间。可以在里边腾挪。
所以你慢慢就会变成一种状态,叫做“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
我今天没这个时间,可以明天再做啊。
而通常你为什么觉得忙,为什么觉得焦虑?
就是因为重要又紧急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这是第一和第二象限。
再来看看第三象限,有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儿吗?
对这类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就不做了。因为它不重要。
如果你说不行,这个项目一定要做,那说明什么?它重要。
比如,你正在看书,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突然电话来了,你也不知道是谁。这时,是个什么事?紧急,但有可能不重要。
这个人如果你真的不认识,你又不是救火队员,你电话就应该挂了。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就不应该在你的清单上面。
最后一个象限叫做什么?
不重要不紧急。
这种事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我举个例子,看电影看韩剧,请问是什么事?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且紧急?
这就看个人了,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如果看韩剧对你来说是获得平衡、放松的方式,这是什么事?
重要,但是不紧急。
如果你发现你陷进去了,你不是通过它来获得平衡,而是你每天就是无聊,就想看看韩剧,那这事就是既不重要又不紧急。
中国人很有智慧,老祖宗过去用4个字就把这事总结了,叫:“轻重缓急”。
第一象限的必须得做吗?那是因为你在第二象限的事儿做的不够。
但是,你做事的优先级,依然是要把第一象限先干掉,然后尽量腾出时间做第二象限(像救火队员一样),最后,慢慢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第一象限。
这样才能拥有“冗余”的空间,不焦虑。
看看你人生的目标。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愿景的规划,你才知道时间到底应该怎么来花。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这一生到底要干什么?
这需要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王石在攀登珠峰时,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帐篷里,积蓄体力。
队友说:出来看看,景色真美!
王石说:外面的景色很美,但我更想到达山顶。
这就是以终为始。
你得先想盖一栋大楼,才能开始设计。主体、外墙、景观、室内。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一切设计都完成之后,再开干。
你心中一定要有那个“终”,你才知道应该怎么“始”。
如果没有,把你画出的设计图一次次推倒重来,最后结果就是来回消耗,浪费时间。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在生活中,也许你会感叹:“他把我气疯了,我只能这样做...”、“这个时间我抽不出来,我没有选择”、“我要照顾孩子、我要工作,我没空...”
可问题是,这真的是事实吗?你真的抽不出时间?真的没空吗?
这些话,其实都是在推卸责任。
它们都很消极。
消极,就是把苦难的责任,推给命运、基因、环境,然后怨天尤人,它就像一块巨石一样,把你,和你周围的人一直往下拉,一直往下拉,直到沉入海底。
除了怨天尤人、消耗精力、浪费时间以外,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
积极主动,才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尝试用积极替代消极,减小那些你无法影响的事(关注圈)对你的时间占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那些你能够改变的事情(影响圈)上,这也是对时间的管理。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
假设现在要你参与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你怎么想?
你会想:“这有用吗?不是浪费时间吗?”
确实。
交易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必须双赢。结果不好,干脆就不干。
但这是真事,有一回马云就发现,阿里的销售培训老师居然在讲,如何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把梳子卖给和尚。
他听了5分钟后,非常生气,立刻把这个培训老师给开除了。
为什么?
马云说:把产品卖给那些不需要这个产品的客户,我认为这就是骗术,而不是销售之术。
我们回想一下,现实中,我们有没有不顾别人的损失而一味营销自己。
任何一次合作,如果不考虑双赢,可能最终都达不到你真正想要的效果。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
这条也是关于“效果”的。
开会达不成共识,同事之间争的面红耳赤,夫妻为了育儿问题吵架......
我们特别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却往往忽略要先去理解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在犯这样的错误:在聆听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表达。
知彼解己,就是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寻求被别人理解。
具体怎么做?
戒掉“自传式回应”,别把自己放在沟通的中心。
然后,移情聆听。
先感受他人的快乐、痛苦、愤怒、激动,然后聆听。
先理解别人,再寻求被理解。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就是通过创造性合作,实现1+1>2的结果。
最差的“合作”是“报仇”。我宁愿重伤,也要让你死;或者我宁愿死,也要让你重伤。报仇,是1+1=0.5。
妥协,就是“好吧好吧,我们各让一步”,总比没有好。妥协,是1+1=1.5。
合作,就是我帮你,你也帮我。我是做冰箱的,你是卖冰箱的,我们一起赚钱。合作,是1+1=2。
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我们一起合作,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统合综效,是1+1>2。
从合作,到创造性合作的秘诀是:找到共享的目标。
线上和线下,一定要你死我活吗?
不。他们共享的目标是“更多流量”。于是,线上成功的淘品牌,也在线下开展着千城万店计划了。
瞎子和瘸子,不用彼此嘲笑,完全可以共享走路的目标,用瘸子的眼睛,指挥瞎子的腿,一起大步向前。
这就是统合综效,也就是创造性合作。
尽可能多的让你的时间,发挥出1+1>2的结果。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最后,还有一个提升时间管理效果的习惯,是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等方面,对自己不断更新。
第一、身体。
身体训练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最底层的工作者靠体力,中高级管理者靠智力,但最顶级的企业家,又回过头来靠体力。
吃营养的食物,充分休息,定期运动,有规律的作息,都是保持好身体的必要条件。
第二、精神。
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做好时间管理的基础。
而这种能力也是需要不断训练的。怎么做呢?
2009年,我参加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在荒无人烟的盐碱地里,4天,徒步120公里。
单调的景色,疼痛的双腿,理想、行动、坚持,冲过终点那一刻,我不是豪情万丈,而是平静如水。
2015年,我和10位朋友一起,远赴非洲,用7天时间,攀登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在大雨、极寒、高原反应等等恶劣环境下,最后我们登顶的那一刻,所有人抱头痛哭。
快乐是奖赏,痛苦是成长。经过这样的精神训练,你几乎可以面对任何商业世界的挑战。
第三、智力。
提高智力,可以靠多读书、听书和写作。
多获取书籍精华,仔细阅读。并且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真正消化吸收知识。
第四、社会/情感。
还有一项必须不断训练,持续积累的,是社会关系和情感连接。
有时候,通过持续的给予价值,去更新、积累人脉,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帮助你取得“效果”。
不断更新,不断训练自己的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情感等,同时,磨砺前面六个习惯,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今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到底什么是时间管理。
记住,你的时间,这一生、一小时、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
然后,不断养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仅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真正做好时间管理。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这七个习惯,使我受益终身。也希望它们能帮助到你。
祝: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拥有时间管理的自由。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2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