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如果说拒绝发朋友圈的你,是因为复杂的联系人网络很难塑造一个平衡的社交语境,那Instagram就是设定了一个稳定的背景:你只能在这里呈现“美好生活”。
你可能会在淘宝看到有商品标注为“ins风”,但你绝对看不到“微信风”、“微博风”,或是“Facebook风”和“Twitter风”。
或许可以搜到“抖音爆款”,但抖音社区所做的,是让你发现大千世界,不太会让你感觉到焦虑,那种“同龄人都很棒除了你”的焦虑,这一点,Instagram几乎是全网独一家。
社交媒体上“看上去很美”绑架你的人生了吗?有吧,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在为这个虚假泡沫贡献着一点微薄的力量。
Instagram风=积极、阳光、美好、正能量,以及明亮清透的性冷淡滤镜。人们发美妆、旅行、宠物,也发健身、美食、生活,是一个网络版“楚门的世界”,不同于电影里的“被设定”,这是网红主角一手打造的“虚拟现实”。
网红Scarlett Dixon 发一张照片称: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鸭,薄饼、草莓,和满杯早茶。每个细节都漫不经心又透着一点小心机,睡衣、床单、餐盘、妆发、气球,还有一个good morning的牌子。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露出角落里的李施德林漱口水。
有人截了图发到Twitter上:“去你大爷的普通人的清晨!Instagram就是个荒唐的谎话工厂,让每个人都感觉生活差强人意。”他的这一条得到了11万点赞,是Scarlett原po的22倍,还有2.5万人纷纷转发,“假”、“爆了她的气球”、“谁把李施德林放她床头的?连环杀手,是的”。用户们不满极了,疯狂diss她。
Twitter上戾气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骂普通人,也骂名人。如果觉得不好理解,可以等量代换到微博,没有人能逃脱被嘲的命运。
本来以为Instagram最特别,这里有最友好的社交网络氛围,图片精美,双击就能点赞表示喜欢,最爆款的图片都很正能量,最受欢迎的是猫猫狗狗。那么问题来了,网友到底不满意什么?
有啊,就是这种“正能量”。
可能不少人也试过,苦心孤诣地让自己成为朋友圈的“积极生活家”本人,但无法再装下去的原因,往往是朋友圈里工作和生活重合度越来越高,无法用一种形象打动所有“朋友”。
而一味强调“美好生活”的Instagram,它不断鼓励用户展示出乐观和有魅力的一面。最好情况下是造成一定的误导,有时则会造成伤害。如果说Facebook让你感觉人人皆无趣,Twitter证明全民皆暴力,那Instagram就会让你担心,除了你,每个人都很完美。
回到Scarlett。大众担心“真相是假”会伤害到粉丝,但这种担心,本身就是在为网络暴民辩护。
Scarlett每次一发新动态,几千个人冲进来发私信骂她,甚至还有死亡威胁。一张威尼斯的旅游照被Twitter网友转了,疯狂羞辱。她想说,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呀!去一个超美的城市,在桥上的横栏小憩、手里拿着冰淇淋,脸上挂着雕刻微笑。“都是演的啊,亲爱的。”
Scarlett虽然不认为自己的图片会如何伤害到别的女孩,但她也同意,Instagram的确会给人带去不切实际的幻想。
或许是时候警醒,这种“看上去很美”如何损害了观者的精神世界。
互联网上看“人生如意十之一二”
2017年,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RSFPH)做了一项小调查:14-24岁的年轻人,最喜欢用的社交媒体分别是Twitter、Facebook、YouTube、Snapchat和Instagram,这些软件影响了生活各个方面,从睡眠质量到FOMO(不想错过任何一件事的恐惧感)。
Instagram严重影响用户的睡眠,让人焦虑、沮丧、孤独,还有严重的“不想错过任何人的动态病”,得分最低。Snapchat的熟人社交似乎让人离真实生活近一点,YouTube各方面都排名靠前,除了让人失眠以外,对用户有最正面的影响。
Instagram明明看起来很温和,但伤害着实不小。
RSPH的专家Niamh McDade认为:“无止境地滑屏,没有任何互动,对身心健康都没有任何正面影响。你可能看到很多图片,宣称是现实世界,但并不真实。这对年轻人的伤害尤其大。”比如看得到买不起的跑车,沮丧感简直爆棚。
这个虚拟场景有时会变成一个互相攀比谁过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情侣分手后依然从社交网络去了解对方的信息,比如分手后的情侣,偷偷视奸对方的账号来惩罚自己,又忍不住用一些浏览器功能来帮助分散注意力。
英国年轻人Stephen就是一个例子,他似乎在用社交网络惩罚自己,看了太多女孩的图片后,导致自己看人的视角都扭曲了。后来的一年里,他试过做Ins戒断,写了一篇论文讲述社交网络如何伤害了他的身心。
“Instagram的问题就在于,你发布的几乎全是积极一面,但你上Twitter一看,发现生活绝非如此,‘呵,美好生活!’”
讽刺的是,每个被虚假世界折磨的人,都会反过来给这堆火再添把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总希望让互联网上的人看到那十之一二。
算法扭曲下的“美好生活”
Instagram 在2016有过一次大的调整:打乱时间线,按算法优先排序。直接导致了用户暴走。几周甚至几个月前的照片又被翻出来,广告内容因为付了费,也会排名靠前。以往的Instagram,起码评论还能保持一点真实性,改版后就不一定了,专职的网红,通过一些商业手段获得更大的曝光,借此站上食物链顶端。
开始是肆无忌惮的买粉,刷评论和点赞,随着Instagram监管变严,博主又开了秘密小组,试图一对一把推文推送到用户面前,以产生真实、及时的互动反馈,最终骗过算法,排在时间线前排。
英国《卫报》的记者Alex Hern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他的Instagram是个个人号,有几百粉丝,图片也不多,只是为了和朋友们保持联系。每次登上Instagram,不免遭受一波暴击——家人朋友都过得特别精彩,除了他自己。
有朋友发了结婚照,婚礼没邀请他。
有朋友要晒每次锻炼后的状态。
还有一个纽约朋友,明明最近来过伦敦,没告诉他。
而Alex故意填写泰国地址,让他每次刷Ins都能看到不少泰语广告,比如痔疮治疗和KFC。
有人建议Alex取关那些商业网红,只关注身边的朋友就好。事实上他就是这么做的,但他的焦虑也正好来自于这些亲密的朋友。
那如果只潜水不互动呢?Alex的朋友建议他把Instagram当成一种信息来源,比如一些优质的设计资源分享账号,起码让用户感受到“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便捷性吧,但这种被动的信息接收依然存在问题。Facebook甚至警告称,“只浏览不互动的内容消费方式,只会让人感觉更糟糕。”
人生如戏,都在社交媒体上秀演技
社会学者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
他提出“前台/后台理论”,又称为“拟剧论”,即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在社交媒体之前,“前台”和“后台”的界线相对清晰而明确,人们在公共场合表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在“后台”的私生活领域,让每个社交角色得以喘息、放松和休息,以便之后能在公共场合继续承担和扮演好这个角色。
社交媒体重构了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公领域和私领域,那些曾经明确的时空界面被打破,有些是被动的,有些则是主动的。我们开始在所有人可见的社交媒体上分享私生活,分享衣食住行,热切期待有人可以认同(dian)和欣赏(zan)。
当我们的私生活不断被社交媒体介入后,那些原本在私生活领域的亲密关系受到了威胁。明明坐在一起吃饭,大家却在二次元的群里聊的火热。正所谓最亲密的都在线上,被疏远的是身边。
对于那些社交媒体上乐于分享自身的用户而言,他们不断将自己置于社会化表演的前台,努力维持一种“人设”,或者说,强迫自己表演一种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那些之前大明星才有的那种焦虑、抑郁和恐慌,现在对于普通人而言,也不再陌生。
社交媒体除了打破人的公私生活界限外,还经常给与用户一定的暗示和激发,引起受众的虚拟参与和模仿(抖音上的跳舞和对口型等活动)。这些不是单纯的追逐和模仿,时常夹带“私货”。
都是跳舞,在豪宅内跳舞、或身材火辣的往往更容易一炮而红,而身材一般,家里又没矿的普通人常常绞尽脑汁也只能泯然众人。
还有一些变相炫富的“高门槛”内容,不是所有人有资格和能力模仿,LA MER买不起,海景房也住不上,随即而来的就是无聊、焦虑和挫败,甚至抑郁。
这块小屏幕里有世界,所有人都活得精彩,除了我自己。
如果没有社交网络,你的生活会好一些吗?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RSPH发起了一个“九月不刷屏”的大型实验,你可以选择完全戒断30天,也可以选择在特定时间段关掉社交网络。Alex也试了试,但结果有点惨:戒是不可能戒的,最多从关注人到关注花花草草猫猫狗狗而已。
但当你的生活已经与社交网络深度联结之后,哪怕从对人的关注转向了对动植物或风景的关注,但谁知道“他人即地狱”会不会又变成“他的动物即地狱”?
参考资料:
Instagram is supposed to be friendly. So why is it making people so miserable?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是能让你早点下班的编辑器。
逆增长指南 | ||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