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或许扣人心弦,也或许荡气回肠,虽不清楚太平洋东岸的那场谈判细节,但最终结果是微信败下阵来,被迫关闭iOS版本的赞赏功能。
不过,某种程度而言,微信却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公关战。在鸡蛋和高墙的对决中,常常扮演高墙角色的微信,此刻却被常常扮演鸡蛋角色的自媒体人投以怜悯之情。
在昨晚微信推出那条“遗憾通知”后,大家纷纷跟进解读,多数声音是谴责另一堵高墙——苹果。甚至,在那些微信和苹果之间二选一的投票中,微信都遥遥领先。
“阴谋论”四起,小程序动了苹果的奶酪?
在昨晚的“遗憾通知”中,官方解释iOS版微信赞赏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2016年6月13日,苹果更新了3.1.1条款,更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微信最终遗憾地选择了调整。
虽然不知道沟通协调时间到底多长,但简单计算,从“新规”颁布到现在也快过去一年。这么长时间相安无事,现在突然发难,难免令人浮想联翩,科技专栏作家望月便将其与微信最近力推小程序的事联系起来,称“恐怕是小程序已经威胁到Apple Store 的生态了。”
随着近期小程序频繁发力,这样的联想,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甚至还有人认为,拿赞赏功能开刀只是第一步,影响更大的将是涉及资金更多的内容付费产品。
于是,望月在昨晚推文《苹果不仅逼停了微信赞赏,还要对所有内容付费产品下手》中称:“收高额的过桥费买路钱也就算了,关键是App Store并不会给这些付了费的内容创作者任何的帮助,也不会针对付费的流程做任何优化,说得不好听些,就是App Store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阻碍内容付费发展的一个绊脚石了。”
随着知识付费的体量越来越大,这样的揣测不无道理。在另一科技自媒人阿禅的解读中,则是“微信与苹果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了”。
为什么微信是苹果的威胁对象?阿禅给出的答案也是——小程序:“应用商店是苹果的最大入口,是整个 iOS 的命脉,苹果显然不希望人给应用商店带来威胁,但无论是连接线下还是替代 app,小程序都在蚕食着 App Store 的流量,不管媒体们唱好还是唱衰小程序,这都正在发生。”
在阿禅的表述中,这两家商业巨头间的微妙关系变得生动而具体:“如果你是小程序的开发者,你肯定知道,微信目前不允许开发含有虚拟支付功能的小程序。因为一旦这样做,开发者就要被苹果抽掉 30% 的收入,而如果未来微信还想从小程序里抽成,显然能抽的就不多了。因为 30 % 已经让很多开发者不爽了。”
在他看来,虽然微信昨晚做出调整,公众号后台专门提供生成收款二维码的功能,鼓励公众号作者在文章里放置收款二维码,以便于变相收取赞赏。
但这“显然没有顺应苹果的本意,苹果依然把微信作为威胁对象,并且,是一个‘不听话’的威胁对象。”
果然,仅仅过了一夜,继“遗憾通知”后,今晨微信官方补上“再次通知”:紧急对昨天下午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个人转账功能进行关闭。这也意味着,苹果此次对微信文末赞赏的狙击十分彻底。
除小程序带来的威胁,也有人联想到双方在支付领域的竞争。公众号“小道消息”的Fenng就认为,深层次原因(至少)是和 Apple Pay 推进乏力有关,微信支付是竞争对手,有微信支付的地方,支付宝都很难切进来,何况 Apple Pay?
取消赞赏,是对“写字”这门手艺尊严的打击?
微信一则“遗憾通知”似乎将苹果置于所有自媒体人的对立面,因为,苹果斩断了自媒体人的一条生财之路。
虽然对微信赞赏调整不满,但大多数人都明白,在内容创业大潮中,自媒体变现仍以广告和电商为主,再加上近来兴起的知识付费。整体而言,赞赏在整个自媒体收入里可谓“杯水车薪”。
套用一句调侃,就是大多数公众号还在为赞赏满三排而苦苦挣扎。根据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自媒体从业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自媒体人主要收入来源调查中,只有3.8%源自打赏。
不过,在一些自媒体人看来,赞赏虽然体量小,但深层次价值却远胜广告和内容电商。
在他们看来,广告和内容电商本质而言是流量变现,而赞赏却意味着“用户认可我的文字有价值”。对个人特色明显的优质内容创作者,特别是对不以标题党为噱头吸引流量的自媒体人而言,这毕竟会失去一部分实实在在的收入。
比如常常获得粉丝打赏的三表,第一时间在公众号“三表龙门阵”中写下《苹果发起了对自媒体的恐怖袭击》,他说“赞赏政策调整”最大的破坏就是对“写作-激励反馈”机制的破坏:
我凭本事写的,你苹果凭什么不让人家赞赏?我写了,你看了、爽了、打赏了,多么体面、公平的互动方式,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苹果横插一刀,层层设障,把人性懒、躁、的一面都暴露出来了,以一己之力把文明拉回到史前状态。
同样要表达不满,还有半夜爬起来推文的田晶晶,她对苹果叫停微信赞赏功能的控诉是:不止是自媒体人收益上的减损,更重要的,是对“写字”这门手艺的尊严的打击。
同时表达了对微信赞赏——在推进原创保护和内容付费上,腾讯无疑做出巨大的推送作用。
正如keso那句“打倒Apple”,虽然昨晚自媒体人的朋友圈看似“同仇敌忾”,但也无法挽回赞赏这项功能陷入尴尬窘境的现实,就像社交媒体上流传开的那句调侃——谁赞赏就暴露谁使用安卓手机了。
然而事实就是,相比安卓,整体而言iOS用户意味着更有力的付费能力。而砍掉iOS赞赏后,文末赞赏区的头像锐减,势必影响到很多可赏可不赏的用户心理。
微信只是遵守规则,其实大家都“霸道”?
尽管苹果的“知识税”收得叫人不服,但大家为微信喊冤的时候,也有人出来唱反调“微信你也有今天?”
正如自媒体人巴桑大哥在公众号“一群”中自曝,他在阿禅《苹果凭什么逼停微信的赞赏功能?》文下,丢了个留言:
这位自媒体人将微信暂停赞赏用“商业常识,喜闻乐见”概括,因为“每个平台都是在利己的情况下利他的,无可厚非”。
以“这是商业常识的问题”来解释苹果强制暂停赞赏一事,他倒和科技媒体人阑夕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微信遵守规则怎么就成了一件令你们悲愤的事情?》一文中,阑夕通过标题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他看来,事件原委并不复杂,两家公司亦都坚持了各自的原则:腾讯不愿让苹果的支付工具替代哺育多年的微信支付,而苹果则履行约束权力要求微信解决问题,于是最终微信选择遵守规则,拿掉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
对于社交媒体上那些大肆传播的阴谋论,或者微信和苹果之间“二选一”的论调,阑夕不失诙谐地用“入戏太深”调侃:
总是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的解放战争里,陈佩斯的父亲陈强随联大文工团在**前线演出劳军,他在饰演黄世仁到最后一幕时,一名士兵拉开枪栓,意图打死台上的这个“恶霸地主”,索性被身旁眼疾手快的班长夺走**,这才救下陈强一命。
通过对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对比后,阑夕说,在一个成熟且理性的自由市场里,基于规则的竞争,不会轻易超出商业伦理的底线。
而在钛媒体文章《微信和苹果“开撕”,两个霸道的规则制定者终有一战》看来,这次“冲突”只不过是两个“霸道总裁”的故事:
一贯以“霸王条款”强迫开发者接受规则的微信,这次不得不屈服于苹果的“霸王条款”规则下。
文章在编者注中指出微信的“霸王条款”也不少,比如,上个月原创保护规则的调整:只要其它微信号有发布相同的文章,那么原创作者就不能申请原创标保护,言下之意,如果不是将微信作为首发平台,那么你的权益将得不到保护。
再比如:文章发出后不支持修改,粗暴禁止一切外链。微信的规则还并不如苹果一般“一视同仁”,有的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有的两次,有的三次,有的更多次。
不过,有意思的是,文章作者方军在留言中称原文标题是《微信公众号不能赞赏了,苹果的错》,他表示,这次苹果逼停微信赞赏功能,从规则角度而言没有问题——“苹果执行规则的人考虑的因素中,收益并非他们考虑的重点,他们恐怕就是一门心思要执行规则。”
只是,执行规则的结果无非牺牲掉了所有用户的产品体验。于是,方军在文末抛出疑问:一个庞大的机器,如果没有受到冲击,都想不起来要回过头来考虑:我的规则要变吗?
那么,对于这次苹果关停微信赞赏功能的原因你怎么看?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