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两个星期前,周期天王·尼古拉斯·金涛在多年前写的一篇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又在朋友圈刷屏了——金涛天王竟然在2006年就预测到了2020年的“虚拟经济大繁荣”以及“中国股票大牛市”,让很多人叹为观止。当然,金涛天王的研究一直是媒体报道、朋友圈转发的热点,他的水平不需要通过这一篇报告来证明。虽然我一直没搞懂康波,但是对金涛天王的研究一直很信服的。
问题在于:周金涛已经去世快四年了,他已经属于“前辈”券商分析师了。而且,目前还具备一些公信力、得到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媒体认可的券商分析师,几乎全是宏观研究领域的——大部分是宏观,小部分是策略。
行业分析师呢?无论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行业,市场还信任谁?上市公司还认可谁?你的朋友圈还转载谁?谁的研究观点还能引发大批专业人士的共鸣,谁的研究成果还能真正改变行业、驱动市场?
几乎没有。可能有那么一两个、四五个吧,但是绝大部分券商分析师(卖方)的研究已经没人看了。既没有市场影响力(对买方的),也没有专业影响力(对自己研究行业的),更没有大众影响力(对广大吃瓜群众的)。没人看,没人听,没人信,甚至没人理解。Nobody cares at all.
我这里说的可不仅限于A股的卖方(中资券商),港股、美股的卖方(外资投行)也一样。就算在研究中概股的时候,也很少有人真的拿投行报告当一回事了——大家一般只是看看他们的EPS预测,因为那很可能来自公司管理层的指引。至于报告本身的观点和逻辑……Who would fxxking care?
原因有两个,或者说,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
(“大人,时代变了,没人再需要他们了。”)
专业自媒体。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如果我想认真了解某件事情,我肯定会求助于虎嗅、36氪这样的自媒体聚合平台,或者我最信任的几个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但是券商研究也良莠不齐;自媒体谈不上中立、经常有软文/黑文,但是券商研究也完全谈不上中立、充斥着利益纠葛。自媒体好歹在认真写文章、好歹重视自己的品牌效应,而券商研究很多并不在乎砸自己的牌子(可能因为是实习生写的)。综合上述因素考虑,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券商分析师,我还是决定相信自媒体。
专业内容社区。例如雪球、知识星球甚至知乎,虽然里面也有不少垃圾内容,但是只要你肯花时间辨认,总是能找到宝贝的。鉴于这些“专业社区”的内容质量波动实在太大,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以它们为“第一参考读物”,而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这也弥足珍贵了。
咨询公司或第三方数据商。在互联网行业,典型的例子就是QuestMobile, TrustData, TalkingData, App Annie, 极光大数据等。尤其是QM或TD的数据,几乎无人不引用;它们还会根据数据撰写详尽的季度、年度报告。讲真,对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这些咨询公司/数据商的报告已经够用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投资/运营部门也会参考上述公司的研究成果,可见它们至少得到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而卖方研究得不到这样的认可。
品牌得到认可的专业媒体。在互联网行业最著名的就是晚点——只有没发生的消息,没有他们搞不到的消息。如果你追求信息时效性,看看晚点就够了。还有一些媒体的互联网记者团队很强,在此就不列举了。听到什么小道消息,与其请卖方分析师帮忙验证,还真不如交几个靠谱的记者朋友,让他们验证(准确度更高,还不花钱)。
此时此刻,如果你打开一份卖方研究报告,我是指长达三五十页、首页列了四五个作者、光是目录页码就长达两页的那种“砖头深度报告”,你多半会看到下列内容:
公司历史沿革/公司管理层介绍。毫无疑问是抄的招股说明书或年报,人人皆知,纯粹是拿来凑字数的。在这种章节浪费一分钟时间都嫌多。如果你确实不了解公司历史,建议直接登录官网看个痛快。
行业情况概述。毫无疑问,要么抄了知乎精华问答,要么抄了虎嗅/36氪年度经典文章;更low一点的干脆直接抄百度百科。其实这也不丢人,当初我不懂怎么写报告的时候,也抄过维基百科的内容——有些人一抄却抄了一辈子。那么问题来了:与其读这篇又臭又长的研究报告,为什么我不直接去读知乎回答,或者自媒体文章,或者百度百科?
行业数据及分析。如果是互联网/传媒/电商行业的研究,那么毫无疑问抄了QM或TD;抄App Annie的倒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订阅价太贵。抄抄数据本身也就罢了,然则很多报告是连分析带结论一起抄的,彻底沦为QM或TD观点的二道贩子。那么问题来了:与其读这篇二道贩子的研究报告,为什么我不直接去读QM或TD的报告?人家很多报告还是免费的呢。
公司业务或商业模式简介。很可能有一点干货,例如与上市公司直接沟通或调研的结果,可以读一读。问题在于,这些干货经常埋在大批不知所云的口水话里面,分不清重点。毕竟大部分深度报告都是实习生写的,实习生拼命灌水冲KPI是可以理解的。
业务及财务预测。一般而言,干货都集中在此处,充分体现了卖方首席与上市公司勾兑的结果。问题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层也很精,也越来越懂得合规,凭什么要给你独家消息。如果是不重要的信息,那么你有大家也有;如果是重要的信息,那么你就算有了多半也不敢写。这段一般还是值得读的,可惜执笔人往往还是实习生。
风险提示:彻头彻尾的废话,完全是为了合规而写,别看,看了也没用。
(“大人,要从一堆垃圾里面找宝贝,真的好难啊。”)
我们可以坦率地指出——绝大部分的券商研究,在干货上打不过QM、TD或App Annie(甚至被拉出代差),在分析逻辑上打不过自媒体,在信息准确度和时效性上打不过财经媒体,在形式和可读性方面则被上述竞争对手同时完爆……
讲真,绝大部分券商研究,不但趣味性比不上半佛仙人或巫师财经,就连干货也比不上半佛仙人或巫师财经。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半佛的托——起码人家去年就指出了瑞幸咖啡是一场骗局(我也在稍晚指出了),而几家大券商的分析师直到今年2月还在拼命给瑞幸咖啡站台,一直站到台子塌了为止。
你们也不要以为我是巫师的托——虽然他说什么“2003年非典成就了淘宝”有点不专业,起码人家还是把电商行业早期的历史撸过一遍、认真整理了材料的。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某些券商写的“电商行业综合研究报告”,就会发现其中犯的常识错误比巫师严重一百倍,而且(挂名的)作者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因为报告是实习生写的。
说实话,半佛、巫师这样的娱乐导向的“知识类自媒体”,居然能在专业水准上也把大批券商研究爆成渣,你说这些券商研究还有什么价值?
更不要说那些著名的互联网研究自媒体,成名已久的公众号、虎嗅、36氪大V们,写的东西不但深刻而且可读,影响力很大,随时能跟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咱们就说卖方分析师怎么跟他们比吧……就算对股价的影响力也已经远远落后了,人家的一篇10万+真能立即拉一个或砸一个涨停。(注:本人绝非互联网大V,粉丝和影响力差了一个数量级,仅仅是个小学生而已。)
不可否认,中资券商研究所、外资投行研究部里面确实还是有聪明人的,每年也还是会有许多理想主义的年轻人进入这一行。我当然无意把卖方研究“一棒子打死”。我只是说:大部分卖方研究缺乏价值,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了。竞争对手越来越强,读者越来越聪明,不好忽悠了。
再这么玩两年,上文中的“大部分”一词恐怕就要换成“全部”了。届时券商研究可能就彻底丧失专业意义上的参考价值了。这一天到底会不会到来呢?
我说了不算,大家说呢?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