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国外参展,会有咱们广东省的律师跟团服务,这下我们跟外企签约就踏实多了。”今年5月,在越南(胡志明)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展上,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的一名参展商感叹道。
本次越南会展,广东派出两名涉外律师随团参展,现场为粤企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同时向前来咨询的越南客商推介广东。据悉,这是广东“粤贸全球”涉外法律咨询服务首次亮相国外,也是该省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新举措。
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近日对《法治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该省积极创新实践,持续以高质量涉外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7月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省各地聚焦“建设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打造涉外法治建设综合平台”目标,通过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交出涉外法治建设亮丽答卷。
强化制度供给
护企“走出去”“引进来”
“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超八成……”这是今年1月16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
一个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助推,是涉外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陈旭东说,扩大制度型开放对广东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以来,围绕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推动涉外制度供给,为中企“走出去”、外企“引进来”保驾护航。
据介绍,2023年,广东省商务厅和广东省司法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律师服务支持“五外联动”的行动方案》,其中,2024年度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邀请涉外律师参与“粤贸全球”展会。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第十六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在迪拜世贸中心成功举办。广东涉外律师在现场设置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展位,吸引了众多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关注。随团的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律师潘立冬说,企业“走出去”面临知识产权、劳工政策、租赁合同等法律问题,涉外律师可以在对接外国律师、参与海外仲裁、海外诉讼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为建设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广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门文件部署重点任务,广东省司法厅制定《广东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粤律工程”实施方案》,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18期涉外律师人才培训班,培养涉外律师近2000人。
据悉,继在全国创先建立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制度后,广东省司法厅再推新举,积极推进在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出台管理办法,开展政策宣传推介,支持深圳引入境外优秀律所设立代表机构,积极推动试点落地。稳妥推进港澳律师粤港澳大湾区执业试点工作,加大港澳律师人才引进力度,配合司法部完成试点工作评估。为充分发挥大湾区律师作用,连续3年举办执业推介会,推荐其加入商贸部门调解员库,不断提升其社会知晓率。目前有460多名港澳律师取得大湾区律师执业资质,在内地100多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实现了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方面,广东省司法厅坚持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2023年以来,先后助推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等,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与南沙自贸区在跨境执业资格认可、对外交流交往、优化投资服务、产业国际合作、人员跨境流动等方面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做优法律服务
建设三个一流品牌
暮春时节,广交会展馆万商云集、人头攒动。两名情绪激动的外籍客商来到“广州市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展位,请律师“评理”。原来,两人因贸易合同产生了纠纷。值班律师热情地运用流畅的英语、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释法说理,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其中一名客商赞叹:“这个团队为中外客商带来了非常好的沟通,相信每个需要法律服务的参展商都会感谢这样的安排。”
这是今年春季第135届广交会上发生的一幕。本届广交会,广州市司法局组建63人规模的服务团,人员涉及律师、仲裁、调解、公证、法律查明等领域,并且首次启用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其间,服务团共接待来自9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提供732次法律服务。高水平服务赢得了中外客商的高度赞誉。
除了广交会,广东涉外律师还为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提供全程驻场法律服务。
在广州,成立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南沙)、广州市南沙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广州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在珠海,建立法律服务企业“出海”工作联动机制;在中山,中山市灯饰照明产业公共法律服务驿站新设涉外法律服务咨询台……由资深涉外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以及调解员等专业法律人士提供法律服务,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对外经贸合作的风险应对能力。
5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走出去”合作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2024年度工作会议举行,同日,第二十六届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深圳边会在前海举行,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据统计,2023年广东受理涉外案件数量占全国35%以上,其中广州仲裁委受理涉外案件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仲裁机构首位;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涉外案件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个案最高争议金额达250亿元。
亮眼数据凸显广东仲裁机构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有关负责人强调,广东支持把广州、深圳打造成联动港澳服务大湾区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为公正高效解决国际经贸纠纷提供“中国平台”,努力让广东成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仲裁首选地或重要目的地。
据介绍,为持续提升涉外仲裁服务能力,广州、深圳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2023年9月,国际一流的海事海商多元纠纷解决机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大湾区仲裁中心(华南分会)落户广州。
商事调解是解决涉外商事纠纷的重要途径。广东已连续5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座谈会(论坛)”,推动商事调解在大湾区的推广和运用。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关键和根本。为建设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广东省司法厅在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还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与省内高校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
建强综合平台
聚力提升执行效能
“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广东从打造综合平台入手,聚合各方力量,以提升工作任务的落实与执行效能。”陈旭东说,广东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多部门统筹合作,初步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建立省级议事协调机制。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建立广东省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18家单位形成涉外法律服务合力。此外,依托广东省律师协会,设立广东省涉外法治促进中心,加强涉外法治综合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工作。
参照省级做法,全省各地也纷纷搭建综合平台,建立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制度机制。
广州建立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涉外法律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印发2024年涉外法治工作要点。广州市司法局设立涉外法治工作处,是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一个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
深圳成立涉外涉港澳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珠海设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佛山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茂名建立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协调工作制度……
聚焦涉外法治建设目标任务,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各施其能,奋力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展望未来,陈旭东介绍说,广东将继续锚定“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目标,加快提升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广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日报记者 章宁旦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