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淘宝”、“连接一切”,这是过去两年来围绕微信谈论最多的话题,在一段时间内,微信曾被捧上了神坛,而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微信也逐渐走下神坛。
除了朋友圈Feed广告之外,微信在商业上的变现探索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不管是与京东合作推出的一级购物入口还是效果广告的广点通,都未曾得到特别的爆发。尽管微信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数和月活跃度,但它不再是创业者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曾经,围绕微信诞生过数千家创业公司,而如今能够叫上名字的除了微盟、有赞、点点客等几家外,大多数似乎已烟消云散了,依靠微信的红利风口能起飞的也已经起飞了,而选择从微信切入的后续创业者也变得越来越谨慎。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微信创业红利的窗口正在关闭。
一、微信营销
2013年微信宣布对第三方平台开放公众号登录授权接口,一时间,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很多借助微信公众号来做开发的人萌生了各种创业的念头。以微盟为代表的第三方开发者成了这波红利的最大受益者,通过直销或代理的模式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铺开了市场。
随后,微信营销、微信代运营、微信加粉等各种方案、模板、软件推广的公司铺天盖地。同微博由大V引导的一对多的广而泛的营销不同,微信的一对一精准营销更容易受到商家们的青睐。在微信公众账号里建官网、下单、做营销、做CRM(客户关系管理)粉丝沉淀。
因为天然的营销属性,基于微信服务号的各种增粉营销迅速地应用到了各个行业:餐饮、婚庆、零售、汽车、房产、电商等,以及各种“砍价”、“众筹”、“帮购”的微商城营销活动如火如荼。随之而起的微信营销培训教程,导师也是一波又一波。
小米、星巴克、招行在这股浪潮里率先成为行业的标杆,坐享红利。而微信营销的商业价值也越捧越高,只要能想到的能被挖掘的商业价值,几乎都被营销者开发殆尽。”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位置签名”、“朋友圈”甚至图像更换也有人通过朋友圈出售租赁。
随着竞争越来越强烈,同质化日趋严重,加上微信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开发出新的可供营销的功能,微信营销的方法、效果逐渐回归常态。微信在商业化上的步履蹒跚,导致了大批不具备深度开发能力的企业被迫关门或转型。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微信营销的光环一步步退去。
二、O2O
同电商相比,微信在O2O领域的野心更大,更有优势。目前,通过微信的二级入口接入的两家生活服务型企业为大众点评和滴滴打车。
纵观这两家企业,微信都是以支付为入口作为切点来深入线下。虽然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与竞争对手合并(2月14日滴滴与快宣布战略合并,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宣布合并),但显然通过微信入口,点评和滴滴表现出的价值完全不同。
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微信的入口功能被夸大了,媒体对于微信入口的期望值过高。微信不是一切,做业务本身还是要靠自己。
笔者认为,不是微信入口的价值比低估,而是有些行业很难通过流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对于综合性的平台来讲。滴滴和点评都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平台,后者看起来更像电商领域的淘宝,涵盖各个地区,贯穿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在“大而全”的商城里,流量解决的永远只是浅层次的问题。而滴滴提供的则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只要解决中下游供应链(出租车),“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个人信息+微信支付”的交易闭环就完成了。
同为刚需,一旦用户的支付习惯培养起来,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效果。尽管现在看来滴滴是成功了,但这种成功终究是无法复制的,很多创业者想通过微信来深耕O2O,无不面临这样的一个现实难题:拓展支付场景。这个场景不是刻意去想象和制造出的,也不是通过烧钱做活动堆砌出来的,而是天然存在那里,只是缺乏一个入口,等待有人来打开。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场景支付,如果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似乎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去做。
三、微信公众号
时下,谈论最多的就是微信公众号创业,而公众号里最常被大家提起的就是自媒体。今天创业之所以如此简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人把两三个人合做一个公主号称之为创业。笔者曾经粗略地计算了一组数字,如果现在微信公众号有1000万,按照微信用户7亿,在7亿用户中每70人中就有一个有公众号。
从数量来看非常惊人,也只有微信有这样的渗透力。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体谅才导致物极必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竞争日趋激烈,侵权、抄袭屡禁不止,各种赤裸裸的标题党,造谣党层出不穷,在利益和名声的熏陶下,各大营销号、自媒体大号更是明码标价,这一乱象在加大官方管理的同时,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虽然人人都在喊“内容为王”,但翻来覆去发现高质量的公众号依然供不应求。尽管公众号的社交红利已经泛滥,但时不时还是有不少在传统媒体领域经营多年的媒体人跳出来创业。面对社交媒体和微信带来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害怕错过潮流,急不可待地想着搭上创业潮的末班车。
过去他们写博客,今天摇身一变都成了时髦的自媒体,有的还自封为行业第一意见领袖,不仅如此,他们还组成联盟,结成盟友。昨天还是某某企业的座上宾,今天就成了某某企业的CEO。从某种程度来讲,自媒体创业是一种通过微信捷径勾搭资本的行为。
在今年9月份,“新媒体排行榜”发布了《9月中国微信500强的月度报告》,该报告称,9月的微信自媒体500强与8月比对后发现,有60.4%的账号仍在提高发布强度(所谓“发布强度”是指单日的发布次数和篇数),而仅有30.2%平均阅读数有所增加,其中,36.6%的账号陷入“越努力越没人看”的尴尬境地,全样本情况与之类似。
这不是某个自媒体人的困境,而日益成为整个行业的现状。纵观自媒体发展这两三年来,估值上万过亿的已不乏几十家了,该收割的也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再想通过一篇篇文章造出一个百万大号粉丝的公众号越来越难了,在内容价值上,也表现的越来越流于形式化和乏善可陈。
除了人格魅力特别出众的自媒体,否则很难在这个竞争恶劣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大都数自媒体会选择拥抱团体机构和企业。
四、朋友圈微商
作为曾经火爆一时的千亿产业,如今变得有点尴尬。除了一些靠产品靠营销驱动的企业,大部分微商不是自嗨就是撤退转型。这一发家于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经”让数百万人彻夜难眠。
早上鸡汤,中午刷屏,凌晨说晚安。这是很多做微商的生活姿态,“月入百万”、“洋房豪车”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最后这些梦想都变成了空想。微商的成长一方面源于微信封闭的熟人关系链和一对一的精准传播为营销者开辟了通道,另一方面微商是一种零成本、成效快的销售通道,微信成了粘性和活跃度最高的社会化分销工具。
这种靠金字塔式代理和信息不透明的渠道差价兴起的商业模式,一旦被曝光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当小白越来越难忽悠,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微商渐渐就被判入了死刑。代之兴起的是“微店商+微电商”。
从移动电商发展的进程来看,笔者认为,微商只不过是目前社交电商发展不完整的产物。虽然微商具备分享、互动、社群、社交等社交电商属性,但因为缺乏一个完善的交易闭环,所以基本上不会取得大的成功。
总结
在某些方面微信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习惯,如阅读、购物、看电影、打车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动则数千亿的刚需市场,但微信留给创业者的蛋糕很多都是边缘性的和纵深领域的,一般的创业者缺乏资本,精力和耐心是很难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的。
社交红利和流量红利虽然是微信的红利,但终究和创业者无关,和商家们无关。今天,这个风口给创业者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小了,如果仍将微信当作一种获取粉丝沉淀和流量入口的终极目标,创业之路将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原作者:褚伟
本文系作者:
运营那些事儿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