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创意
文案
案例
深度
分享
这段时间以来,广告圈的热点很多。先是网易云音乐“乐评专列”、新世相第二次“四小时逃离北上广”活动,以及百雀羚“民国风”广告接连刷频,再是“我看杜蕾斯的文案,但我用冈本”、“百雀羚3000万+阅读转化却不到0.00008”,以及“看不懂”的陌陌视频广告的讨论刷屏。
种种现象都直戳广告人面临的一个核心疑惑——做广告到底是软广好还是硬广好?为什么传播都很广、销量却大相径庭?今天,我就针对这几点核心疑惑,以大家熟知的案例为蓝本,来说下我的看法。
广告的本质是什么?
所有的事物都有其本质。今天,我们想要了解广告到底是软广好还是硬广好,首先需要厘清的就是广告的本质是什么。
广告,中文解释是广而告之之意,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美国广告协会对广告的定义则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为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之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而《韦伯斯特词典》对广告的定义是指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强化销售商品、传播某种主义或信息、召集参加各种聚会和**等意图下开展的所有告之性活动的形式(韦伯斯特辞典1977年版)。
从这三种解释中,我们可以找出解释广告的三个关键词:广告主、宣传手段、销售。如果连在一起读的话,就是“为了帮助广告主达成销售目的的宣传手段”。而这恰恰和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的名言一致——“一切为了销售,否则我们一无是处”(这句话至今也一直成为奥美的服务理念)。
因此,广告的本质应该是一种宣传手段。换句话说,广告就是广告,它本身就是一个内容,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广告,而不是这个广告有多软或多硬,大众会不会接受——原则上说,你的广告不需要考虑大众是否接受,而应该考虑如何让你的受众接受。
厘清了广告的本质,前文提到的疑惑就很好解释了。接下来,我们就以咪蒙、杜蕾斯、百雀羚、新世相以及陌陌乃至可口可乐这些品牌的广告为案例,论述下我的观点。
新媒体广告,为什么转化都很低?
新媒体广告的第一次高潮是@天才小熊猫 的微博长图,它通过讲一个很长的、有趣的、巧妙地故事,然后将品牌植入其中,因为品牌植入的很隐蔽,加上故事很好玩,@天才小熊猫 的每次广告贴都能达到几万的转发,上百万的阅读量。而因为这个看起来不错的数据,很多广告主竞相投放。同时,也开启了新媒体广告的“软广时代”,大量的微博大号抛弃了以往直接硬广的模式,改为@天才小熊猫 这种植入广告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数据效果——微博转发、评论数和阅读量,而不是真正的商品销售或APP下载、用户注册数据。据朋友透露,其当年为某汽车品牌投放了一**约100万的微博KOL广告,基本都是头部微博大号,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但最后的用户预约试驾注册数却很低(不到500注册),更别提leads(客户通过电话联系预约试驾用户,通过一定标准界定为购车意向用户)和购车人数了。
诚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问题在于,这些微博KOL是以“这条微博如何火”为创意出发点,品牌只是作为植入对象而已来创作广告的,你说这样的广告能有转化吗?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意思到这个问题,大家只会把转化归结为微博的没落。于是,2014年12月9日,微信大号@顾爷 的一条广告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前奥美广告人小马宋这样回忆——那一年的冬天,我们都被顾爷的广告才华惊呆了。在某种程度上,顾爷创造了一种广告创作的新形式:一本正经地说故事,然后得出一个匪夷所思却逻辑自洽的结论,最后向你展示一个广告信息。
小马宋是赞同顾爷这种广告模式的,但我不赞同,因为我认为顾爷这种“广告”并不是“广告”。换句话说,这其实只是一种“文末贴片”,前面整篇文章只不过是微信KOL为了引流的一篇内容创作,无关广告。并且,这种“广告”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而比“顾爷式广告”进阶一点的,就是最近的“百雀羚式广告”——百雀羚一则民国风广告《一九三一》在近日疯狂刷屏。该广告由自媒体“局部气候调查组”制作,采用长图的形式,将背景设定在老上海,故事内容犹如谍战片,而女主是女特务,看到最后才发现是百雀羚母亲节定制礼盒“月光宝盒”的广告,而女特务的任务“就是与时间作对”。
这则广告的传播范围的确很广,但之后却发现,转化依然很低。有观点指出,“月光宝盒”产品在天猫的月销量只有2000多,该广告阅读量3000万+的销售转化却不到0.00008。但是,这次民国风广告制作及kol投放成本保守估计在30万左右,再加上淘宝焦点图等动辄百万级别的广告投放,总投放预算估计在300万左右。
同样的案例还有新世相。去年“四小时逃离北上广”的活动铺天盖地,刷爆了朋友圈。有意思的是,看完宣传后,大多数人只知道这是新世相的活动,不知道是新世相、航班管家、一直播三家合办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新世相获得了100万的阅读和10万的新增粉丝,航班管家收获了nothing。而据虎嗅报道,“四小时逃离北上广”本来是为了让人下载航班管家,但是最后没达到任何预期效果,最后的下载量,让航班管家特别生气,连尾款都没付,双方撕逼很久,最后互相微信拉黑。
诚然,通过总结发现,这些案例都犯了一个核心问题——广告主做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告,而是广告植入——在@天才小熊猫 的微博长图、@顾爷 的微信文章、@新世相 的活动、民国风的场景故事里植入。也就是说,这些“广告”不是为品牌而创作的,而是为了某一个故事、某一个场景而创作的。虽然这类“广告”因为精美的雕琢、制作会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问题在于,真正的受众是圈外人,圈外人不一定会成为你的客户。而且,当他们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其实记住的不是品牌,而是作品本身,更别说能够引导用户消费了!
为什么经典的广告都是硬广?
谈经典广告,大家想到的首先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很多广告往往都是很直白的广告,即使是运用创意来体现自身,往往也把自家突出很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可口可乐做的都是硬广。这种硬广,完全没有软广的那种不适感——鸡贼,小气,膈应,偷偷摸摸半遮半掩。相反,这种感觉坦荡、直接,让人看完舒坦、没有被欺骗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可口可乐这些硬广找的渠道也很“无脑”,电视、公交、地铁、电梯,都是一些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覆盖最广的地方,并不像我们那样,一味地投新媒体广告。而且,恰恰相反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转化率往往惊人。
2013年夏天,可口可乐中国因在可乐瓶身印上了“高富帅”、“天然呆”这些词汇被大家戏称为“昵称瓶”,可口可乐成为了全民话题,并飞速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0%,并且在广告届的盛大节日中国艾菲奖奖中摘得全场大奖。2014年的“歌词瓶”同样掀起了一场夏日狂欢。不仅在社交媒体上赚足眼球,同样带来了当年的销量增长。
你去看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会发现,它的做法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做广告的地方。连自家的可乐瓶都成了广告创意的集散地。而且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广告往往很直接,没有太多的花哨,从不遮遮掩掩。
同样的策略,让我想到了国内的脑白金和陌陌。史玉柱凭借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的广告语,把一个从来没听过的产品做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而且一直卖了十几年。也许是参照了这种广告策略,最近陌陌生生通过一组非常直白的广告,把其新的产品陌陌视频推了起来——广告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地铁、公交、电影院、电梯、甚至高校食堂等场所——广告内容也很“硬”,左边是一组很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比如说“我的表情很下饭”,下面都是“用视频认识我”,而右边是陌陌的slogan——“视频社交就在陌陌”。
表面上看,很多人都说完全看不懂,不知道陌陌所说的“我的表情很下饭”这些话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一度怀疑自己老了。但是体验了一下陌陌的短视频、直播,再翻过来看陌陌的广告,懂了——陌陌所有的广告语画面,对于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而言,都是一个视频画面,生动,直接,信息含量丰富。用户通过视频分享、记录自己的生活,所有广告语都是用户视频展现的缩影。
诚然,陌陌的这组广告不是给我们这些大众看的,而是给他的目标用户——年轻一代的乐于视频社交的用户。而面向这些人群,也无需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他们——用视频、认识我。同样,可口可乐和脑白金,他们也是在把“广告”当内容做,而不是创作一个内容,然后植入品牌。
综上所述,从百雀羚到陌陌,同样的预算、同样的传播效果,转化却各不相同,原因核心在于二者是否是以“广告”的出发点来做广告。广告本身就是一个内容,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广告,而不是如何植入一个广告。
================
庐陵子村,品牌专栏作者。曾获2013年度钛媒体十大“自由记者”、2013年度Donews新锐作者。目前入驻的专栏有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极客公园、创见、界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蓝鲸TMT、艾瑞网、知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博客中国等40多个媒体平台。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作品,任何人/单位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庐陵子村本人(微信:lulingzicun),授权后方可转载。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