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人问“新媒体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做自媒体还有出路吗?”......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这都6 7年过去了,问题还是那么些个问题,只不过结果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媒体总是在被唱衰,但也总有一批人风光无限的来到2019。
之后,也还会是如此。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总有人中途退场,也总有人激流勇进。哪一年不艰难,哪一年不充满未知?
作为个人,与其整天预测未来,指点江山。倒不如去琢磨如何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当下脱颖而出!
新媒体行业需要的能力很多,但写作能力肯定是一个关键竞争力。这个时代,人人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甚至形成爆款,影响到无数人,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为自己或者为公司写作,但是文章好写,读者也确实是越来越挑剔。想让读者看到文章难、想让他们打开难、想让他们好好读完内容也难、想在读完后获得认同和转发那就更难。
大多时候的真相往往是这样——在我们经过认真选题、策划、思考、绞尽脑汁的写完文章之后,得到的反馈可能是:
小李,你这篇文章这么写,读者根本看不下去啊!
小王,写文章要走心啊,这个看了没什么感觉!
小张,昨天不是发了一篇文章你吗,有没有看?
Jessica,你要多看别人公众号文章怎么写的,好好学习一下。
......
换言之,这篇文章大伙不想看,也看不下去,可能掉头就去看别人家的文章了。
你肯定也很无奈,老贼也经常会碰到。
因为我们写文章肯定是认真对待的,谁都想写好。明明在接到选题后是有认真思考,还收集了很多资料,写的时候也是文思泉涌,引经据典,感觉也不错啊。怎么最后就都看不下去呢?哪里不对?
老贼也经常会去反思。
很可能是我们在写作时,过于关注文章内容的撰写,却往往忽视了一些内容创作的基本点。
接下来,老贼就给大家分享写作时需要时刻注意的3个策略,它们会让你的文章更受欢迎,很多大V们也都在用。
一个原则
避免知识诅咒
在《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一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概念——“知识的诅咒”。
所谓“知识的诅咒”,就是一旦当你获得某种知识后,你就很难想象别人不知道这种知识时的情景。
而这就很容易造成“拥有某种知识的人”与“未获得这种知识的人”之间的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
就像你每年过年回家,很难向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爷爷奶奶解释清楚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的。
特别是在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这种“知识的诅咒”一不注意就会表现出来,总是会觉得:这个常识读者应该都知道了,不用怎么介绍;那个概念读者也应该懂,不影响阅读。
但现实是,大部分读者还真的就是不知道,你觉得他懂而已,可能就是那些你觉得无意义的点“杀死”了读者。
所以,写文章首先就要避免知识诅咒,时刻提醒自己站在用户视角去创作和叙述,不要拉大你与读者的认知差距,而是缩小这种知识的不对称,不然再好的内容他可能也读不下去。
那么如何让自己站在用户视角呢?
再多的方法也敌不过自己和读者打成一片,让自己也变得用户中的一员。很多大V运营团队这一点都是尤为重视,粉丝群都快赶上家人了。
另外,内审和外测也是老贼常用的。所谓内审就是自己检查,我经常在写完文章后会再看几遍,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尽量避免陷入知识的自嗨。而外侧就是你可以从读者里面挑一些“阅读体验官”,让他们帮你“干掉”那些自我视角的无用信息。
三个步骤
1、 创造认知缺口,激发兴趣
文案界传奇人物约瑟夫·休格曼著作的《文案训练手册》中,有一观点我一直奉为经典,休格曼一直在书中强调:
一则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就是使读者阅读这篇文案的第一句话——仅此而已。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广告里的每一个元素首先都是为了引导读者开始看广告。这是针对当时的广告文案的,换到现在写文章也一样。
你费尽心思写文章标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读者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也就是让读者开始读第一句话。
那么文章第一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去阅读第二句话。第二句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对,让读者阅读第三句话......以此类推。
其实写文章就是这样,我们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去调起读者兴趣,持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像坐上滑梯一样一滑到底,去阅读每一句话,直到看完你的文章。
那要如何让读者持续不断看下去?
创造认知缺口,是个不错的策略。
如果你想让你的文章被人读下去,首先就得先让读者对下面的内容产生兴趣,让他好奇你将要说的,也就会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
如果你一句话把什么都说完了,没有铺垫不痛不痒,读者觉得可看可不看,估计就是关闭,换下一条了。
欲要卖米饭,先制造饥饿感。
比如之前果壳网公众号有一篇叫《如何徒手做熟一只鸡?连续拍打鸡身13小时37分钟即可》的文章。
首先这个标题就让人有很大的阅读兴趣了,再看看他的开头三段,连续不断在使用疑问句式一次次放大你的兴趣,认知缺口完全被打开,你已经迫不及待往下看。估计这个时候让你放弃阅读,你也不会答应。
总之,要是读者没了读下去的动力和兴趣,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制造读者不知道却又想要知道的东西,塑造它的重要性,这就是创造认知缺口,也是写文章首先需要做的。
而往往令人新奇的、令人困惑的、令人重视的、令人急切的天生就是打造认知缺口的利器。
2、降低信息密度,提高可读性
读者为什么会阅读并喜欢你的文章?当然是你的这篇文章有他感兴趣的信息。
而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喜欢=熟悉+意外。
什么意思呢?
一篇文章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全部是一些读者熟知的信息肯定不行,你必须既提供熟悉东西的同时,又制造一些意外,你要让读者有收获感,但又不至于看不起去,其实就是新旧信息的混合。
也就是我们说的文章的信息密度,你可以理解为文章中针对目标读者的信息量大小。它与文章可读性息息相关,很多文章读者看不下去未必是因为质量差,也可能是它的的信息量太大。
当你的文章里有足够的知识点、给用户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其可读性与信息密度呈正相关。但当你的文章知识点太多、内容太难懂、观点太难理解,信息密度太大之后,它的可读性就会非常糟糕。
这个时候,你的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目标读者很难去理解和接收到,他看起来都费劲,多看两眼都脑壳疼,还何谈喜欢上。
一篇专业学术论文,你能指望多少人认真读完?
那问题来了,这个内容配比应该是多少呢?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
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
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我们干脆就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这个数值就是学习或者文章的“甜蜜点”。
这个数值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最重要的,还是不要给读者制造过多的信息理解点,语言句式不要过于复杂晦涩,能说人话就说人话,更不要把本就复杂的信息再次复杂化。当在描述一些模糊信息的时候,尽量多描述细节而不是抽象概念,同时,文字的趣味性也会大大提高内容可读性。
这一点,可以多看看一些大V们的文章,看看他们的表达方式,看看他们的文章整体结构,看看他们的内容分配,相信比记下几个概念更有用。
当然,文章创造认知缺口,激发读者和兴趣,包括提高整篇文章可读性,这主要是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有兴趣去阅读你的文章内容,但仅仅这些很难让文章真正获得青睐。
所以第3点必不可少。
3、制造Wow Moment
说这一点之前,先说说宜家。
你发现没有,虽然大家对宜家的购物体验大多都是好评,但其实逛宜家也有很多不太愉快的体验。比如只买一个东西却要走完整个商场,比如想抓个人问一下家具却见不着工作人员人影,比如要自己记型号、找商品,甚至要从货物架上搬货...等等。
但是往往宜家出口那里,1块钱一个的冰淇淋或是10块钱3大串的瑞典肉丸马上就打消了用户的不快,让他们获得了“峰值体验”,结果获得好评。
还有一些儿科医院会在诊疗结束后给孩子送礼物,例如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零食。这样,即使看病过程很痛苦,最后的结果好像也没那么让人难以忍受,家长下次也愿意再带孩子来。
所以你看,用户体验,其实是可以被设计的。
他们都知道,在用户的全周期体验流程中,不可能把每一个用户体验环节做到完美,但一定要为用户在某些环节制造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和节点,打造“峰值体验”,用户就会更青睐于你。
这就是服务行业一直流传的:“多数可遗忘,偶尔特漂亮”。
写文章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可能让你的文字从头到尾都保持“踩到鸡脖子”的状态,全程都是高潮。
而让文章真正获得读者青睐,得到好评的秘诀在于不断为读者制造“Wow Moment(惊叹时刻)”,让他们产生“原来是这样啊” “涨见识了”“哇,太棒了”的感觉。
我们前面为读者打造了认知缺口,给他们建立期待之后,其实只是让读者产生看下去的动机,而只有在文章中时不时来个“Wow Moment”才能真正赢得喝彩。
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给熟悉的东西带来不同的解释、超出预期、带来新知、情绪共鸣。
你原本以为是这样的的东西,结果却是这样或那样。这样的内容往往大家都喜欢看,而且传播潜力惊人。
为什么呢?因为它在不断的刺激你的大脑,颠覆你的想象,给你带来阅读的快感。
就像《名侦探柯南》,每一个悬疑案情导演都会把你引导向某一个凶手,但是直到最后你才发现“原来凶手是他”,然后在听“毛利小五郎”一顿结案分析之后,猛拍大腿“原来是这样”。这种剧情设计让你一次次获得“Wow Moment”,所以尽管这部动画片有几百集,但很多人一集都没落下。
还有公众号顾爷的文章,我很喜欢看,本来是很无聊的艺术方面内容,但顾爷特别善于给读者制造这种“Wow Moment”,每次我都像打开新世界大门一样,惊叹于顾爷还能这样去解读。
比如这篇《东北人为啥喜欢大红大绿》,一开始就脑洞大开。
总之,在这样一个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注意力是极其稀缺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新媒体图文就和广告一样,没人爱看,如果你想要读者持续去看你的文章,谁都靠不住。
你的文章内容本身就要去设计给读者的“Wow Moment”,这是持续让人欲罢不能的最简单手段。多数可遗忘,但偶尔一定要特漂亮。
可以去给熟悉的东西带来不同的解释、超出预期、给读者带来新知、制造情绪共鸣;可以不断去设置悬念,然后满足好奇,诱发读者的兴奋;还可以去玩段子、抖包袱、给彩蛋、神转折等等,这些都属于“Wow Moment”。
世界上没有无聊的东西,因为所有我们熟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大家不知道的新发现和知识,进行重新阐释。如果再加上认知缺口和高可读性,何愁别人看不下去?
最后,送大家一句美国著名作家Maya Angelou的话:
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忘记你做过的事,但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喜欢老贼,欢迎关注加星标!
相关干货文章纯手工推荐
2018新媒体报告 | 提升公众号关注率 | 卖货文案24个方法 | 公众号4种文章类型 | 营销运营文案20条思考 | 给文案人3个建议 | 新媒体刷屏活动 | 爆款文章9个角度 | 公众号开头结尾怎么写 | 学习网易打造爆款H5 | 一个超简单标题技巧 | 新媒体人年终汇报指南 | 2019全年热点日历 | 2019新媒体运营指南 | 写文章9+N个步骤 | 18个强力素材网站
木木老贼(公众号ID:mumuseo)
都看到这了,赶紧用尽洪荒之力点个【在看】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