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都说“天下苦微信久矣”,老罗向微信射出了一枚**。这对**短信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褒奖。因为正常人遭遇**,多少也会受伤休养一阵。而**短信对微信根本谈不上威胁,更像是有预谋的“碰瓷”。
《微信中弹》、《让**飞》这些标题,多半出于作者对文字的修饰。毕竟它们不但一语双关,还化用了典故,显得非常有文化。事实上,**短信可能只是个探路的石子。微信这潭水会掀起涟漪,但几秒内就归于平静。
微信垄断了中国社交——这话也不对,毕竟陌陌探探也有好几亿用户。陌生人社交有生存空间,熟人社交就再无可能吗?或者说,陌生人社交就只有婚恋需求,没有其它?**打头阵后,大家才发现如今“社交荒”有多严重,才发现社交创业又蓬勃起来了。
最近,有几个相对小众的社交产品,正在内测或刚刚上线。我挑了其中三款(一罐、echo和spot)测评,想看看它们到底适用哪些场景,有没有颠覆微信的可能(当然不了)。
一罐:漂流瓶不死,闪聊永生
某种程度上,这个产品和**短信一样,生来带有创始人的icon。产品经理@纯银V 把上一个项目“猫饼”卖给腾讯后,重新出发做了一罐App。这位前网易PM虽然从0到1做过很多产品,但最后往往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因而常被人调侃是“优秀的PM,失败的CEO”。
新产品一罐主打陌生人社交,是一个类似树洞的、切中“孤独经济”的产品。体验一罐之前,你或许要接受一个新概念: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里面有很多分类的包裹(主题),点开来可以找到一个个罐子(用户动态)。
一罐主界面
你可以有目的地寻找罐子,也可以随机抽取罐子。对于陌生网友的碎碎念,你可以表示有同感或评论几句,也可以直接私聊罐子主人。此外还有一个“闪聊”功能,根据发起者的描述,你可以选一个人即时聊天。
听起来,只是一个类漂流瓶产品?不,它的关键在于逃离虚假的朋友圈。人们不愿意发朋友圈,很大程度上因为好友太多,自留地变成广场,无法吐露心声。内容消费端,很多不走心的广告、文案充斥其间,拥有一个纯粹的社交圈,成为某种奢侈。
一罐主打匿名陌生人社交,它的特色在于:用户不允许设置头像,却可以无限制“换马甲”。即便跟对方闪聊,你也看不到他的主页,不知道屏幕对面是谁。用户每发一次动态(罐子),就可以更换一次ID。这意味着,今天跟你聊的,和昨天跟你聊的可能是同一人,但是清除缓存的你并不知道。
因为没有用户主页,平台不存在大V。事实上,没人知道你每天干了什么,只知道当下你的心情如何。里面的人来来去去,内容跟着罐子流动,也谈不上什么沉淀。卸下面具、肆无忌惮地表达、吐槽、发泄,是用户使用的主要原因。
这个需求有多大?@纯银V 称,这款产品的日活,是它做过的9款产品中最高的。目前,一罐在App Store 的评分为4.6,1.5万人评。很多人在应用商店“一星保护”,防止“外人”闯入破坏氛围。
我随机勾搭了一个00后,对方秒回。这位大一新生告诉我,她在QQ空间看到这款产品,已经使用了两个多月。隔两天她会来找人聊,得到别人鼓励的同时,她也会去安慰另一个陌生人。她曾经和好友安利这款产品,可是并没有多少人下载。
左为闪聊页面,右为我发布的闪聊
和00后小女生聊过后,我测试了“闪聊”功能,丢了一个大意为“说说你为啥用这款产品”的罐子。闪聊罐子显示半小时,这段时间内我收到7个对话。其中一个是推广,我举报后15分钟,对方就被关小黑屋了。剩下几个大多为产品经理,其中有两个人聊得相对深入,最后双方交换了微信号。
这也是国内做陌生人社交的通病,用户间稍一熟悉就转移到微信上了。不过,一罐的核心价值,其实是“短时间内找到一个人对话”,并且极力剔除广告和**。无功利的陌生人社交,只要人们一直有这种需求,一罐就有超出微信的价值。
echo:成年人也需要QQ空间呀
不是你想的那个音乐软件echo。它的全名叫“echo瞬间”,目前还在内测中:你的朋友圈必须有人玩echo,他给你发了申请加好友的链接,你才能正常使用这款App。
echo是一款熟人社交产品——进一步说,它试图把微信中的“泛亲密好友”,引导到echo中。朋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能够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在App中。每个瞬间将在24小时后消失,只有发布者才可以看到全部。
听起来,就是一个“阅后即焚”?不,它的重点放在“泛亲密好友的互动”上。它和一罐瞄准的其实是同一个痛点,那就是朋友圈没有朋友了。
朋友圈分组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来手动分组很麻烦,二来你也会担心“东窗事发”——你屏蔽了朋友,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大家往往选择缄默。你每天到底在做什么,朋友们根本无从知晓。echo的方法,就是用一款新App筛选、隔离出真正的好友,大家在这个小圈子里玩耍,没有永无止境的工作和恼人的广告。
echo主界面、聊天页、动态页
动态展示上,echo没有使用烂大街的信息流,而是使用类似抖音的“滑动”——只不过它是和杂志一样的“左右翻”。echo抛弃了传统的“转评赞”,使用了“叮”的概念。你可以把你想说的话,想发的表情,全都叮在好友记录的“瞬间”上。
如果说一罐在整体UI上很有风格,那么echo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交互上。主页面就是大块的“朋友瞬间”页,底部一个圆框代表拍摄键,手势上滑就到了聊天页。在朋友动态页,长按图片即可“叮一下”输入文字或者发表情。
一个小细节:用户“叮”上的文字框和大拇指,都可以在整个界面自由移动——像贴纸,又像弹幕。不妨设想一个场景:一个朋友发了好玩的东西,大家都来围观讨论(贴条子)。如果你的朋友足够多,他们发的瞬间又很好玩,玩echo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问题就出在这里。梁宁曾经把需求分成三类:痛点、爽点和痒点。翻译成人话,就是人的三种心理:恐惧、即时满足和满足虚拟自我。对于echo来说,恐惧是不存在的,高强度刺激也没有,而“虚拟自我”又完全违背了真实朋友圈的出发点——可能微信这种“秀场”更适合贴这种标签。
虽然展示形式以图片、视频为主,但echo显然不想做一个内容产品。Ins或者Snap都不是它的对标物。因为“亲密朋友”随手拍的“瞬间”,可以说毫无观赏价值。视频拍摄的门槛不高,但创意的门槛很高。有趣又擅长表达的灵魂太稀缺,这也是微博“故事”功能一直无法盈利的原因。
因此,echo只能归为一个社交产品。它必须把微信中的“泛亲密好友”迁移过来,可拿什么吸引用户又回到了上述的动机问题。**短信十几天500万下载量,靠的是罗永浩和媒体,这种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我和echo的运营小哥简单聊了几句。他告诉我,echo的内测链接是无意间流出去的,相关的运营推广还没有匹配上。他们已经在做“兴趣测试”、“7天情侣”、“拼照片”等活动,下周计划上线小程序,降低用户体验门槛,希望先在微信内获取一批流量。
如果说一罐是QQ漂流瓶的升级版,echo可能更像一个成年人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能看到朋友的评论,但更官方和虚伪;后者能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但更贴近真实的生活。
echo希望聚拢的人不是“密友”,因为真正亲密的人都在线下沟通了。也不是“陌生人”,你不会对陌生人的一天感兴趣。渴望正常朋友圈的“泛亲密好友”是它的主力受众。这个市场肯定不会小,问题就在于前期有没有工具性(是不是刚需),以及后期运营能否跟上了。
Spot:地图对讲机是啥玩意儿
这是一款地图社交应用。顾名思义,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朋友的位置。
听起来,就是一个微信实时定位?不,它想让用户在地图上玩起来,甚至到线下碰面。刚进入应用时,Spot会引导用户添加通讯录、微信、QQ中的好友,更偏向熟人社交。不过你同样可以通过链接进入他人的圈子(可类比为微信群),去添加你不太熟悉的人。
为了测试产品功能,我进入了一个名为“即刻圈”的圈子。圈子里有几十人,都是即刻App的用户,以互联网从业者为主。Spot的设计同样很有特色,主界面是卡通地图,放大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很真实。
每个人的头像,零散镶嵌在地图中。头像上有彩色文字框,你可以点击编辑,猜测“他在做什么”。试用几天,我发现Spot的通知逻辑应该是:假设圈子里有ABC三个人。你是A,当B猜测C在做什么时,你可以收到“有人猜测C在做什么”的消息,但只有C本人才知道是“B猜了你”。
Spot主界面,聊天页
不妨设想一个场景:朋友间围坐在一起,但是中间隔着板,互相看不见。不停地有人在猜某人在做什么(也就是“改状态”),几次三番后某人出来公布答案:嗯,我确实在吃饭/喝水/发呆。这就像半公开的互动,可以理解为一个微信群,群里所有人都互为朋友。
事实上,很多人虽然在编辑“猜测框”,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在猜测。Spot本身不提供群聊功能,然而这些人又天然组成了群聊场景。仅仅是猜对方在做什么,这个意图过于单一,因此大家猜到最后就变成了“推荐附近一家好吃的店吧”、“下班要不要去哪里逛逛”。
“猜干什么”被玩坏了
你同样可以和朋友私聊。不要在“猜测框”编辑,直接通过对话框发送,就可以了。苹果最新版本中,输入文字会自动关联音乐,你可以用一段歌曲来回复对方。还有个彩蛋,你在对话框截屏,对方看得到……似乎是专门针对微信中“泄密者”开发的功能。
Spot同样钟情于“阅后即焚”。你可以拍摄24小时消失的图片或视频,发送给一个或一群人。另外,App内所有的对话,也会在24小时后消失,谁也找不到。
三款社交产品中,Spot的功能最简单,意图却最难猜。大家真有查看朋友定位,猜测对方在做什么的需求吗?“查找定位”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比如外卖小哥送餐,司机寻找接送点,网友线下会面等。但这都是一次性的行为,什么时候要频繁使用?
查岗。
最终大家发现,公司和员工、情侣之间,用这款App最为合适。
使用场景这么窄,为何还要开发这款产品?其实“地图社交”不是一个新鲜概念,2010年国外就有类似产品Zenly。2017年,刚上市不久的Snapchat以2.5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Zenly。后者依然独立运营,Snapchat中也多了一项地图社交功能。
Zenly
任何一个社交或社区产品,冷启动时首先要考虑工具性。开学季,Spot 试图通过高校地图,引入“老生带新生熟悉校园”的场景,给用户一个使用理由。问题是,如果只是一次性的引路,地图软件和微信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要专门下载App呢?另外,Spot无时不刻都在采集用户位置信息,这对重视隐私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
地图社交的商业前景很广阔。开发者希望引导用户走到线下,一站式解决吃喝玩乐的需求。可以说它在和地图、打车、O2O软件抢生意。但变现前提是让用户沉迷这款App,Spot能做到吗?当然了,我们看不懂这款产品,不意味着年轻人不喜欢。
2015年,马化腾曾直言投资Snapchat时觉得它“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谁知13年投了一点后它涨得很快。然而今日,操作更加复杂的Ins超越Snap成为年轻人新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
微信垄断中国社交的情况下,我们都看不懂、甚至不愿去看社交项目。毕竟每次社交产品的更新换代,都以科技发展和硬件改变为前提。互联网让QQ代替短信,智能手机又成就了微信。
七年间有多少人想杀死微信,却输得连残骸都不剩一个。正因如此,当人们听说**短信合伙人中有陌陌COO王力,还有网易云信提供技术支持时,不免莞尔:这是群雄战微信么?滋瓷一个。
人们都希望来一个新产品颠覆微信,可颠覆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纵然有一罐、echo和Spot这样的创新尝试,但在科技没有核心突破时,这些补丁式创新能坚持多久?能笼络一小波人,但要谈“颠覆”怕是没可能。
当然,或许它们并没想着取代谁,只想做一款让人开心的产品。在这个原子化社会,取信、取悦一部分人,也未尝不是一门好生意。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是能让你早点下班的编辑器。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