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不止一个学生年纪的人问出“是人人美剧吗”“是人人字幕组吗”,拼着老命从互联网坟场爬出来的人人网,复活之路怕是不好走。也没办法走老路——今天的学生,谁还认识这个当年的校园社交霸主呢?老师们的年纪倒是正相当。
但毕竟曾是80、90后的社交圣地,人人网在app store 上架,还是引起了极大关注。一时间,人人网官博被“全力支持,人人崛起”“安卓客户端麻烦快上”“过去就归过去,黑历史让人心累”“回不去了”等评论霸屏。
发表测评之余,老粉还为产品出谋划策。这就难免暴露了人人网的顽疾和瓶颈:定位模糊、功能不全、用户流失、内容匮乏……
但无论人人网未来是逆天改命还是穷途末路,都无法抹除它在国人社交编年史里的重要戏份。
十四年沉浮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交平台的崛起和没落,网红的诞生和沉寂,用户的追捧与离散。
真的只是内测版!
再厚的情怀滤镜,也无法掩盖新版人人APP的粗糙。
哪怕官博几番强调“只是上线了个小小小测试版”“离我们想要的版本相差甚远”,也挡不住产品评分下跌至3分。
最先下载试玩的用户,多数是在一堆带着“人人”标签的视频、直播软件中,费力挖到了隐秘的人人网APP。安卓商城则查无此“人”,官博表示正在开发中。
从设计上来看,这版人人APP自带怀旧光环。戳进软件,我们就能看到经典的蓝白配色和图标。“重新出发,从此社交不在单调,让熟悉的人不再陌生”的开屏介绍,让用户瞬间想起了夕阳下逝去的青春。
或许是网友跟风追忆年华,让官方也摸清了营销的新姿势。如今开屏字样都已换成:你的青春在这里,人人的明天你决定。
时隔已久,许多老用户早已忘了账号密码。虽然人人官博贴心置顶了解决方案,但找回操作仍然繁琐。不乏网友发现原账户被莫名注销,纷纷微博讨要说法。而即便登陆成功,咱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熟悉界面,可能又撞上了频繁闪退。
Bug消耗着用户**,唱衰声此起彼伏,这无疑为人人APP后面的回归之路增添阻力。
目前来看,人人APP主要的功能几乎没变,包含了首页、聊天、发布新鲜事、发现和个人信息五部分,舍弃了饱受用户诟病的直播。
其中主页呈现了好友的新鲜事动态,可以进行转赞评互动。整体排版设计和ins、绿洲有几分相似,让人不禁揣测人人APP是否有意将重心转移至图片社交。
如果你资料填写充分,就会在主页的“你可能认识的人”里匹配好友。硬糖君也找到了校友,可点进去发现大家新鲜事停更在数年前。找到旧友不假,可全是僵尸粉啊!
有意思的是,有网友透露他们在“你可能认识的人”发现了明星身影。微博、闲鱼和小红书等平台,靠着明星生活赚足了流量和话题。吃瓜群众对明星过去的好奇,或许能为人人APP绝地求生的卖点。
若是官方联合艺人来一场“自曝黑历史”的行为艺术,还愁没有噱头和热度?硬糖君斗胆提议,首轮咱就搞学生时代的素颜比拼,让大家看看谁是天生丽质,谁又是鬼斧神工。
关于创新部分,内测版里增加了“学习应用”,囊括了PPT、电子书、论文和兴趣学习四类,链接了比格ppt、爱学术和好课网等三方平台。
不过“学习应用”看似满足了学生党的功能性需求,仔细观察会发现资源陈旧短缺,且存在明显的需求错配现象。好课网里尽是小学生、中考、高考的内容,是想押注05社交还是靠孩子圈回80后?
据官方介绍,人人网APP还将持续上线学习工具、小游戏、树洞和表白墙等功能。这些板块或许能加强人人网APP的“校园社交”属性,使其在同质化产品中区分开来。
一番体验下来,用户似乎并不能看到人人网APP强烈的求生欲望。如果没有更为独特的运营开发,想靠着情怀牌夺回用户不切实际。而即便实现了微博化和ins化也绝不是真正创新,谁会跳出现有社交圈子就为找回校友?
鸡腿、拼车、校园大使,人人帝国的崛起
哪怕内测版使用感再差,也挡不住老用户的试用热情。人人网APP下载量,一度挤进苹果商城的前五十。
而对曾投身人人网发展的用户来说,他们试玩并非单纯追求重温学生时代,而是为了回味“集体创业”的激荡岁月。人人是多牛传媒的,而校内是王兴和推广大使的。
2005年,连续创业者王兴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版Facebook的打造。他紧盯大学校园SNS这一垂直领域,开发了主打学生实名交友的校内网。彼时,陈一舟也推出了5Q校园网,靠着“注册送鸡腿”夺得校园社交半壁江山。
从创办之初,打入校内组织、赞助学生活动的策略,就贯穿于校内网(人人网)整个运营环节。
迫于资金压力,王兴最终以200万美元把校内网卖给了陈一舟的千橡互动。2006年年底,校内网和5Q网完成整合,成为中国最大校园社区。
合并后,人人网在全国各校全面展开校园大使招聘,带领学生掀起了pc时代的地推热潮。而沈七(化名)这类学生组织成员,正是校内网最心仪的人选。
回忆起这段经历,沈七仍觉得热血沸腾。一来,校内网员工在培训中反复强调着眼界、梦想和价值,让他产生了强烈的集体使命感。
二来,当时人人网风靡校园,大使的特殊身份为沈七带来了一定人气和关注,以至于他能忽略0.5元/人的低廉回报,全身心投入宣传推广。
当然,沈七不是孤军奋战,他在学弟学妹中培养了一群强劲的“雇佣兵”。发传单、拉横幅、送鸡腿、搞联谊都成了“校内大使”的日常。
他们通过不同场景激发老师同学的好奇,让其自愿加入人人网的社交体系里。基于亲缘的校园地推,让人人网获取了大量优质用户,完成了市场的快速扩张。
“两年时间,我申请赞助了五六场校内大型活动,组织了好几十次学生联谊。”沈七回忆道。
如果说大使扛起了人人网的基础建设,那网红则是彻底带动平台互动氛围的“鲶鱼”。
人人网兴盛时期,青年学生热衷聚集于此,展开社会话题的讨论和交锋。2008年左右,人人网催生出不同圈层的年轻意见领袖,李硕、毕小双、井越、胡辛束等。
不过,随着平台没落,网红们也各奔东西,踏上了转型或沉寂的道具。
“人人网也许能回去,我们回不去了。这话听着很俗,但确实是大家的心声,哎。”沈七一声叹息。
被抛弃的人人网
沈七这些老用户,把人人帝国的崩塌归因于改名。时至今日,他们都在微博、豆瓣和知乎呼唤用回“校内”。
2009年8月4日,校内网正式更名人人网。这一用户抵制的改名举措背后,其实包裹着平台天花板的尴尬。没人永远是学生,但永远有人是学生。这句话既是人人网的存活逻辑,也是其面临的用户困境。
学生群体庞大,意味着校内网一直拥有潜在用户。可学生走出校园后,身份转换带动社交工具变化,用户流失和活度降低也成为平台痛点。而注入的新鲜血液,又需要足够时间培养情感黏性。如此一来,校内网用户达到一定体量后很难再有突破。
更名人人,透露了平台试图扩大用户群,寻找广阔发展空间的野心。可此举却让在校学生丧失了圈层归属感,引发了强烈的口碑反噬。
除了自身局限和变革造成的用户流失外,各类竞品也蚕食着人人网的市场。2008年,开心网推出的一款偷菜游戏,抢占了互联网用户大量娱乐时间,人人网用户使用时长出现下降。随后,陈一舟靠着山寨开心网,初步实现了截流,开始布局社交游戏。
然而在人人网、开心网竭力厮杀时,腾讯又半路杀出买下开心农场的开发商,专供QQ空间使用。
此后,人人网便陷入了抢夺用户时间的恶战。2009年,微博面市,靠着明星、名人的入驻刷足存在感,成为网友新的舆论圣地。好在人人网凭借内容差异,勉强抵挡了微博的围剿。
2011年5月,人人网在纽交所上市,迎来了高光时刻。“广告+社交游戏”的稳定盈利模式,让人人网市值持续增长,一度达到94亿美元的巅峰。可同年腾讯推出微信,改写了社交产品的格局,给人人网带来了致命冲击。
尤其是在知乎、豆瓣这类圈层社交产品出现后,趣缘社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瓜分了大量国民总时间。夹缝求生的人人网,在游戏下架、高管变动和转型失败系列问题中日渐式微,最终于2018年卖身多牛传媒。
值得一提的是,人人网的失败也归因于内容生产力的消亡。几度转型,让大批原生网红丧失了对平台的信心。在沈七看来,人人网早在八年前流行的转帖热潮中,就已经死了。
微博、知乎和豆瓣的流量红利,诱惑着博主出走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至于人人网彻底丧失创作活力。其中,初代人人网红、哲学男神井越,就在微博、B站实现了再就业,成为坐拥200多万粉丝的“中国Vlog博主第一人”。
怀旧多是一时兴起,实用和娱乐才是大众刚需。如何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人人网,今天的00后,恐怕很难被一根鸡腿收买了。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