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零食江湖似乎“变天”了。近日,多个零售巨头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来伊份转盈为亏;良品铺子的亏损进一步扩大,走到了卖身时刻;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七成。
面对持续失速的业绩,昔日的零食巨头都提到了行业竞争加剧、渠道转型困难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原因。然而,在“老玩家”渡劫的同时,“新玩家”却在全面崛起,万辰集团和鸣鸣很忙的营收屡创新高,更已突破万店规模。
还有山姆、奥乐齐等商超,以及叮咚、盒马等新零售玩家,它们凭借自有品牌和即时履约能力,掀起了一场重构零食消费链路的变革浪潮。
零食市场的“旧王者”正在集体渡劫,但“新王者”却又陷入缠斗,鹿死谁手仍未可知。在零食行业被消费迭代与渠道革命改写规则的当下,一场全面的重新洗牌已然开启。
中国的零食市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消费者对零食的需求,本质上是跟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发展同频共振的,可谓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零食”。
早期,海外品牌一度占据了市场主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零食产业链的升级,电商成为了国产零食突围的助力,以三只松鼠为代表的互联网零食品牌凭借高端包装、品牌故事以及互联网营销,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
不过,新一批“后浪”也很快崛起了。2023年起,零食很忙、赵一鸣、好想来等量贩零食品牌快速跑马圈地,通过规模效应深化与供应链的绑定,重构了传统零食的渠道销售模式。
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零食市场,除了互联网零食品牌遭遇转型和业绩压力之外,传统零食品牌也同样在时代变革中奋力挣扎。
今年3月,雀巢宣布已完成对徐福记的全面掌控;旺旺的休闲零食过去两年收入持续下滑;康师傅更直接把饼干业务划入“其他”,下架饼干产品。
不过,零售巨头的“落寞”并非全因战略失误,本质还是由消费需求和市场迭代所推动的。
一方面,零食消费群体广泛,消费场景碎片化等特点,推动零食市场逐渐步入多品类、全渠道的发展阶段,以实现对消费者的全面触达。
在这个过程中,零食品类唯有不断自我革新,才能契合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动态变化。早期,海外零食品牌在零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上的产品多迎合海外消费者对甜味的喜爱。
但近年来,消费者越发关注产品品质、健康属性等,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品类,比如主打健康概念的低糖零食、坚果零食;极具本土特色的新中式零食、辣味零食等。
新的消费需求也重构了零食销售渠道,互联网零食品牌推动了线上渠道的发展,包括旗舰店、直播间、短视频等;量贩零食品牌则绕开了传统经销渠道,通过自建终端打破了线上渠道对零食市场的垄断。
回到当下,盒马、山姆、叮咚等新零食品牌的崛起,也给零食玩家带来了新的启示:依靠渠道构建护城河已不再无往不利,当下比拼的是谁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的全渠道生态较量。
另一方面,资本的介入也加速了行业变革,推动着行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对零食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持续增加,其中,量贩零食店一直都是资本的重点关注赛道。
资本押注零食量贩店的逻辑很简单,当门店规模足够大,品牌在供应端的议价能力就越强,面向消费者的触点也更多,有望通过“薄利多销+高周转”的轻资产模式,打造出具备强复制性与高盈利效率的新商业模式。
在资本的介入之下,赵一鸣零食和鸣鸣很忙完成了合并,像零嘴福这样的新锐品牌也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800家门店的指数级增长,“旧势力”玩家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5.3%。据珠峰品牌营销测算,零食市场有望在2030年突破1.8万亿元。
零食市场的蛋糕依然很大,且行业还在持续整合,零食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显而易见的“混战”。只是,战况越激烈,零食行业的矛盾也越发突出。
首先,量贩零食品牌虽然快速走红,却陷入了“赚名气、难赚钱”的困境。整个零食行业由于高度分散,近年竞争也异常激烈,在低客单价、高营销费用的背景下,以鸣鸣很忙为例,其去年的净利润率仅有2.1%。
而且,价格战的战火已经传导至其他零食品牌。以良品铺子为例,其自2023年底启动全面降价策略,2024年业绩随之由盈转亏,其财报中也明确提及,部分产品售价下调与产品结构调整对毛利率产生了影响。
其次,当行业价格战成为常态,零食品牌不得不持续压缩供应链成本,但也有可能出现“失控”,比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鸣鸣很忙等,都曾出现由代工厂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近年越来越多零食品牌试图通过自建工厂、源头直采等方式,压缩中间环节成本,同时保障产品质量稳定。但零食产业供应链本就相对透明,即便多数品牌都在供应链端发力,也难以形成独特壁垒,随着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产品同质化问题还是日渐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食市场的“旧势力”和“新势力”都陷入了“降价难盈利,不降价难做生意”的尴尬境地。
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代表的“旧势力”,它们以高端定位切入零食市场,坚持低价策略会削弱品牌价值的认同感,导致原来的忠诚用户出现流失。但如果要全面践行低价战略,这个市场早就被量贩零食抢了先手,“旧势力”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以量贩零食为代表的“新势力”,虽然它们在门店规模上具有先发优势,但持续的价格战也开始动摇加盟商这一基本盘。
有加盟商表示,“低价零食虽然能吸引用户,但利润不高,刨去各种运营成本根本就赚不到钱。” 随着加盟商持续崩盘退出,量贩零食品牌的扩张速度也开始放缓。据GeoQ Data统计,2025 年第一季度,60%以上的连锁零售品牌门店出现缩水。
面对着各自的转型压力,零食玩家们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有的玩家开启“跨界模式”,比如三只松鼠推出了卫生巾品牌“她至美”、预制菜子品牌“围裙阿姨”等;来伊份则推出了咖啡品牌“来咖Laicup coffee”、白酒产品“醉爱”等。
有的玩家则尝试新业态,比如来伊份还尝试模仿山姆会员店模式,推出了付费式仓储会员店;三只松鼠则通过全品类生活馆,发力硬折扣赛道;鸣鸣很忙则推出了“3.0省钱超市”模式,打破原有业务边界。
但目前来看,零食巨头的跨界转型,仍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目前日用快消领域的多数品类已形成相对固化的竞争格局,如果零食品牌没有独特的创新优势,将很难突围而出。
比如三只松鼠在2024年推出的几个子品牌,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几乎都在万件以下,更多只是拓宽品类、增加营收,还难以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另一方面,单纯复制对手的业态,很容易学成“四不像”。国内不少零售玩家都曾是山姆的信徒,但模仿容易,复制核心能力却很难,不仅考验着上游的供应能力,还有物流、仓储以及前端、营销的管理能力。
因此,虽然零食巨头为了第二增长曲线各出奇谋,但想要用自身的短板攻入对手的长板,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不过,不同玩家互相跨界拓展,虽然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却有望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流量入口,零食的生意模式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看似微小的创新也有可能走到最后。
如今,零食赛道的新旧玩家已经走到了“新赛点”,在这场生死博弈中,品质、价格、渠道仍是核心比拼维度,关键在于如何从过往的“旧能力”中,开拓出适应新竞争的“新势能”。
首先,基于品类创新进行供应链管理。目前,大部分零食玩家都已经意识到供应链把控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打造护城河则更为关键。
根据《2025中国休闲零食白皮书》数据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零食,新中式、健康化、代餐化成为了零食消费的新趋势。
比如卫龙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魔芋爽,并提前布局印尼魔芋原料加工业务,如今其已经成为卫龙第二个年销售额10亿的大单品;针对欧美市场研发蜂蜜芥末味辣条,目前卫龙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
其次,全渠道融合与场景创新成为必然选择,零食品牌之间的合纵连横也将成为新趋势。比如三只松鼠早已进驻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等量贩品牌门店,如今在商超、便利店、量贩店、社区店等多场景实现渗透率突破35%。
另外,除了线上线下融合之外,目前零食品牌在中低线城市扩店数已明显高于中高线城市开店数,实现下沉和高线市场双轨并进,也将成为企业挖掘新增量的关键方向,零食品牌的渠道变革还在路上。
最后,年轻群体已成为零食市场的核心消费力量,他们更追求通过消费获得情绪共鸣、身份认同与精神满足,零食品牌需要以场景创新、营销创新为抓手,通过品牌故事与年轻人建立深度情感链接,才能精准满足它们的情绪价值需求。
比如传统零食品牌旺旺、徐福记,都尝试通过打造品牌IP、邀请代言人方式,重新激活品牌活力;在捕捉热点方向,零食品牌更是一个比一个勤快,包括卫龙的“辣条节”、洽洽的“嗑瓜子大赛”等。
过去数十年,零食行业的竞争从未停止,但现在的战局已经完全不同了,零食玩家之间需要开启更多维度的竞争,从产品本身的比拼,拓展至上下游的效率、渠道、运营等方面的较量。
无论是深耕行业多年的“旧王者”,还是凭借创新赛道突围的“新王者”,都需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重新锚定自身的价值定位,否则当行业迭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小心就会成为下一轮洗牌出局的对象。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