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作者|李小天
从中国走出的短剧,凭其高效叙事与普适性共鸣,正成为拯救好莱坞票房与影响力的 “续命密钥”。
随着中国短剧出海热潮席卷全球,近期,好莱坞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短剧创业浪潮。对深陷罢工困境和经营压力的好莱坞而言,制作成本更低、周期更短、收入可观的短剧,无疑是恰逢其时的一剂回魂针。
就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曾担任米拉麦克斯影业(Miramax)首席执行官的比尔·布洛克(Bill Block),推出了微短剧平台 GammaTime,这一平台获得了来自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明星投资人在内的1,400万美元种子资金。
据悉, GammaTime 将聚焦于 “高品质罪案短剧”,在内容题材上与中国出海平台 DramaBox 和 ReelShort 各具特色。
无独有偶。
另一来自好莱坞的高管——曾在迪士尼和派拉蒙任职的贾娜·维诺格雷德(Jana Winograde),也将目光投向短剧赛道。
2025 年 8 月,美国首家高端短剧工作室与 AI 原生平台 MicroCo 问世,贾娜·维诺格雷德担任 CEO。MicroCo 从诞生便自带 “好莱坞豪门基因”,核心成员均来自迪士尼、华纳兄弟、Showtime 等顶级影视公司,力图在当今短剧市场另辟蹊径。
MicroCo首席内容官Susan Rovner说:“传统好莱坞已经彻底地远离了粉丝们喜爱的类型和叙事方式,我认为短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真正深入挖掘了与好莱坞渐行渐远的粉丝群体目前的观影需求。”
同样在 10 月,福斯娱乐对乌克兰短剧公司 Holywater 进行股份收购,负责将福斯的 “创意专长” 融入竖屏短剧创作,计划为 Holywater 旗下短剧平台 My Drama 制作超 200 部竖屏短剧,目标覆盖北美与欧洲市场。
面对这一内容变革,流媒体巨头 Netflix 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在2024年,Netflix 推出独立短剧专区 “Shortz” 与 “Netflix Shorts”。前者以中国改编短剧为主,后者则以自有 IP 短剧开发为主,双管齐下、兼容并蓄。
在炙手可热的短剧热潮中,以好莱坞娱乐巨头为代表的“制片厂”与以 Netflix 为代表的“流媒体”,开启了新一轮的竞逐。
而他们共同的对手,则是中国短剧平台。
好莱坞巨头纷纷下场做短剧,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2020 年 3 月 17 日,《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Our New Historical Divide: B.C. and A.C. — the World Before Corona and the World After》的文章,将世界历史划分为 “新冠之前(Before Corona)” 和 “新冠之后(After Corona)” 两个阶段。
疫情,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与价值理念。娱乐行业,也不例外。
在2019年,“前疫情时代”的最后一年,漫威力作《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上映,首周便打破多项票房纪录,全球首映票房(12亿美元)和北美首映票房(3.571亿美元)均创下影史新高,最终狂揽28亿美元。《复仇者联盟 4》的空前盛况,也让那一年的美国本土电影票房创下114 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彼时,美国论坛平台 Reddit 上,一位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留言道: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宣传热度不可能被超越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归功于很多因素。《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悬念,福克斯收购案几乎同时完成,引发了各种关于 X 战警和神奇四侠的传闻(笑)。《惊奇队长》的上映也为该系列电影奠定了基础。一切都完美契合,打造了近年来最令人愉悦的观影体验之一。可惜的是,我们可能在未来几年甚至永远都看不到类似的电影了。”
《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的万人空巷,使其成为疫情前最后一部激起全球同频共振的文化产品;也成为全球电影行业震荡下行前的回光返照。
也正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好莱坞巨头华特迪士尼推出流媒体平台 Disney +; 苹果推出的流媒体订阅服务Apple TV + ;全球流媒体龙头 Netflix 股票飙升,超越迪士尼,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娱乐公司。
这是一次里程碑意义的超越,标志着北美娱乐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当 Netflix 等轻资产平台借助算法赋能与全球分发网络在全球市场迅速扩张时,迪士尼、华纳兄弟等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娱乐巨头,已在数字时代日薄西山。
而接踵而来的疫情,如同催化剂,加速了媒介变革时代里,好莱坞传统制片厂体系的分崩离析。当闭门不出、彼此隔绝成为日常,北美院线市场也陷入“至暗时刻”。
一方面,2023 年,好莱坞编剧工会与演员工会“双罢工” 持续 6 个月,导致制作全面停滞 ——2023 年北美上映影片数量从 2019 年的 835 部降至 124 部,2024 年进一步缩减至约 100 部。
产业链的断裂还引发人才流失:大量编剧、导演转向流媒体或海外市场,好莱坞本土创意生态出现断层,中小成本原创项目几乎消失。
另一方面,以华纳兄弟探索、派拉蒙为代表的好莱坞娱乐巨头,深陷市值暴跌、亟待出售的资本黄昏。
而扶摇直上的 Netflix ,此时已处于断层式领先的碾压地位。截至 2025 年,Netflix 市值,已超越迪士尼、华纳兄弟探索、康卡斯特、派拉蒙等传统娱乐巨头市值的总和。
但如今,改写全球娱乐行业格局的新变量再次浮出地表——短剧,以势如破竹之势,分割着原本属于 Netflix 等流媒体平台的用户—— 从2019年到2025年,Netflix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 80 分钟降至 65 分钟,部分用户被短剧所吸纳。
显然,相较于以 Netflix 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短剧更为轻量高效,满足碎片化时间的观影需求;而对伴随着短视频成长起来的Z世代而言,短剧,就是“TikTok 时代的肥皂剧”。
研究公司 Media Partners Asia预测,到2030年,全球微短剧年收入将超过250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 Netflix 年收入的十倍。
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再到AI时代,新的内容形态,已然方兴未艾。

事实上,不仅是好莱坞,全球影视工业强国,如今皆纷纷押注短剧赛道。
拥有宝莱坞的印度,便是其中之一。在如火如荼的短剧时代里,印度也开始着手布局自己的短剧平台。
2024 年 12 月,印度头部数字音频平台 Kuku FM 推出 Kuku TV 短剧服务,正式跨界短剧领域,目前已制作了数百小时的动作、宝莱坞、神话和科幻等类型内容,提供印地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和孟加拉语版本。
不要小看 Kuku FM 这家公司。它由三位印度理工学院焦特布尔分校校友于2018年创立,总部位于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对标中国的喜马拉雅,通过第三方内容创作者获取内容,目前约有1万名创作者参与,在印度已有数千万付费用户。
要知道,2025年1-10月的全球网文应用下载量榜单上,位居榜首的居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而正是印度的 Kuku FM,以0.53亿次的下载量遥遥领先。

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 Kuku FM的用户洞察、创作者网络和发行基础, Kuku TV 在印度的增长也堪称一骑绝尘。仅仅四个月,它就成为印度App Store的第一应用,跻身全球前五的安卓应用之列,并且自发布以来连续30天保持印度下载量top1。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的易漾光橙公司已与 Kuku TV 签约,成为其稳定的短剧内容供应方。对此,易漾光橙总经理杨柳坦言,目前,翻译剧在印度短剧市场的表现优于本土剧,其中中文翻译剧数据最佳。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短剧制作精良、节奏紧凑、钩子设计成熟;男频题材丰富,契合印度男性主导的付费市场;且印度观众受早年港片影响,对古装、修仙等题材接受度高,文化适配性强。
成立不到一年时间,Kuku TV 的内容消费规模已超过核心的 Kuku FM 音频业务。正如创始人Lal Chand Bisu所言,“就消费量而言,Kuku TV 比 Kuku FM 更大,占总使用量的60%以上。”
而拥有超14亿人口的印度市场本身,也是一片亟待探索的短剧蓝海。数据预测,到2030年印度短剧内容市场预计将增长到50亿至100亿美元。
如今,以 ReelShort、GoodShort 为代表的中国短剧平台,与乌克兰的My Drama和总部位于法国的StoryTV平台,正争相竞逐印度市场;而印度本土平台的横空出世,已然改写原有的竞争格局——今年7月,在本土平台 Kuku TV 、Quick TV、Pocket TV 和 StoryTV 的带动下,印度首次登顶全球短剧应用下载量榜首,以 2107 万次下载大幅领先第二名印尼和第三名巴西。
印度的野心不止于此。拥有成熟影视制造业基础的印度,还致力于把自己打造为新的短剧制作中心,试图在本国再造一个“横店”。
“现在已经有不少短剧制作方,会专门把导演和核心演员飞到土耳其这类国家拍,核心原因就是成本比在美国低太多,” VertIGo 创始人 Dana Protsyshak 谈到。“印度完全能接棒成为下一个土耳其 —— 在印度拍短剧,成本至少是美国的七分之一。要知道,美国拍一部微短剧平均得花 15 万美元,而在印度,大概 2 万美元就能搞定。”
不仅是印度的 Kuku TV,乌克兰科技媒体公司Holywater所打造的 AI 短剧平台My Drama ,同样不容小觑。

纵观20251-10月短剧应用收入榜TOP10,前九名皆被中国应用所占据,而略显突兀的第十名,就是来自乌克兰Holywater 的 My Drama。同样依托于母公司旗下的网文应用平台 My Passion,My Drama 有丰富的IP资源和受众可供延展开发。目前,My Drama 正在引入能够与观众互动的AI角色,打造沉浸式叙事体验。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My Drama 被好莱坞巨头福斯娱乐纳入麾下,成为好莱坞布局短剧争夺战中的一柄利刃。
而凭借韩流文化占据全球流行元素高地的韩国,在短剧时代亦不甘落于人后。
在打造本土短剧平台的同时,韩国影视公司 SpoonLabs 于2024年7月推出了短剧平台 Vigloo,提供来自韩国、日本和美国的短篇爱情、悬疑、惊悚和喜剧,其中,美国市场及其他全球地区贡献了公司50%的收入。
韩国短剧,同样将掘金的航向,瞄准北美这片富庶的膏腴之地。
除此之外,日本、德国、印尼、菲律宾、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皆推出本土平台,制作深受本地用户喜爱的本土短剧。
全球短剧市场,正逐渐迈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面对日趋拥挤的短剧赛道,中国平台该如何见招拆招呢?
对此,上海招鲤科技的董事长张天佳向霞光社分析道,就目前短剧出海榜单来看,中国应用依然是毋庸置疑的领跑者,也是这个行业的开创者。
“中国实际上围绕短剧行业搭建了一整套完整严密的内容供应链,从编剧、导演、剪辑再到服化道外景场地,这套内容供应链可以帮助中国平台在全球走得更快,拍摄更新速度更敏捷。但不能忽视的是,本土人肯定更懂本土的故事文化、叙事场景,因此能够在本土生长出更扎实的剧集。如果我们只是靠译制剧去和海外本土剧正面博弈,应该也没有太多红利。”
窗口期依然还在。目前,海外短剧市场还远未到达竞争白热化的红海阶段。对标国内市场,短剧渗透率已经高达70%;全球来看,渗透率仅在5%-10%之间,从用户规模渗透率来讲,还有很高的增长空间。在全球市场快速开疆拓土的同时,如何在走得更快的基础上走得更久更远,无疑是中国短剧平台下一个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看,铺货模式肯定是无法占领用户心智的,只有精品模式才可以。这对中国短剧平台来说,当然是个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张天佳说。
而从剧作品质上来讲,中国短剧从题材丰富度、剧本精良度、悬念设置的巧妙性等各个维度,依然遥遥领先于海外短剧。好莱坞巨头目前试图打造的 “高品质罪案短剧”,或许会成为一个变量,但依然需要市场口碑的真实检验。
回望过去,千禧年初,当好莱坞风靡全球之际,好莱坞叙事风格与创作纲领几乎被所有影视从业者奉为圭臬,好莱坞编剧布莱克·斯奈德的一本《救猫咪》,几乎成为所有职业编剧亦步亦趋的指南工具书。
再到十年前,韩剧韩影开始大行其道。2019年,一部《寄生虫》先后斩获戛纳与奥斯卡;《鱿鱼游戏》借助奈飞席卷全球。北京电影学院也开始举办论坛、出版专著,来研究韩国电影的发展脉络与叙事精髓,试图寻找东亚文化与普世共鸣间的微妙平衡。连那个年代北影毕业生们的代表作,都有一股浓郁的韩影风。

而如今,中国短剧成为短视频时代最蔚为大观的内容载体。在短剧赛道,中国,成为了全球从业者的参照系与标杆。
这背后,源于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创造力,源于中国影视工业齐全配套与完备体系,也源于中国文化IP的雅俗共赏、兼容并蓄。
中国短剧的出海征途究竟能走多远?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